您老人家说过的,您偏不听,此番文府怕是将有大祸临头。若宣王殿下上书陈情,再加上宫里还有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想来死罪是可以豁免的。娘,君君臣臣,即便文府是宣王殿下的母族,到底是藩王,日后咱们都要恭敬些,便是见了宣王妃,您也要磕头请安的。”
下首处,二老爷文嗣修沉声劝道。
手中的动作一僵,三老太太紧紧捏着那生硬的佛珠,抬眼看着儿子应道:“我已经老了,虽然眼不花耳不聋,却也知晓文府虽分作三房,可关起门来却是一大家子。大房不跪,二房不跪,偏生咱们嫡亲的三房就要跪?”
眼角余光看见文嗣逡的面色一变,三老太太嘴角一撇,将未说完的话顿在了口中。
文嗣逡的面色,不仅三老太太一人注意到了,在座其它人,也尽数看到,当即,二老爷和三老爷便站起身,附手拜道:“大哥,此前之事,弟弟们着实糊涂了,当日宣王殿下送了拜帖说要前来拜会,大房领头,并未张罗接驾,还未等弟弟们反应过来,宣王殿下已轻衣便服的登门了。”
见文嗣逡黝黑的面色愈发铁青,知晓他已动怒,二老爷和三老爷对视一眼,忙不迭的辩解道:“弟弟们前来拜见宣王殿下,母亲说只论亲情不论尊卑,宣王殿下也默许了,所以,所以……”
“糊涂……”
伸手一巴掌拍在身旁的案几上,文嗣逡看着面前的两个兄弟训诫道:“为官数十载,君臣纲常,岂是他人一言一行就可以任意改之的?宣王殿下不在乎,那是他不拘小节,文府的人,能跟着犯糊涂吗?”
深呼了口气,想到事情都已发生,再多的怒斥也无济于事,文嗣逡无奈的摇头说道:“大错已铸,如今,只看天意吧,天要亡我文氏一族,我们也怪不得旁人,自作孽,不可活。”
说罢,文嗣逡有些无力的叹了口气。
顿时,屋内陷入了一阵静默。
过了好久,三老太太将手里的佛串放在身旁的小炕几上,看着座下几人沉声说道:“宫里有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宣王又上书了陈情表,此番文府之难,想来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日后,尔等谨言慎行,记住当日的过错便是。”
知晓自己有错在先,却拉不下脸在儿子们面前认错,三老太太软语说道:“老婆子还能活几年?日后,都是你们自己个儿的日子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依足了规矩便是。”
“是,儿子谨遵母亲教诲。”
文嗣逡站起身,连同三老太太的三个亲子,一起冲三老太太行了礼,鱼贯着退出了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