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霞端了水进来服侍着几人净面。
及至再次坐回到正屋,众人的脸上,已洋溢着久别重逢的喜悦,再加上正是过年时节,不一会儿,屋内,便传出了阵阵欢笑声。
陆鸿山当年与慕昭扬同届春闱,慕昭扬中了探花,而他,则是二甲头名的进士及第。之后,陆鸿山被封了正七品的县丞,而那地方,却在离大梁上千里以外的冀州府。
这二十多年,陆鸿山政绩显著,当日贫瘠的县城,如今已是冀州府数一数二的富饶郊县,而陆鸿山本人,也已是正四品的冀州知府,而今年的考绩,陆鸿山的名字,更是响彻都城。
大梁的百官考绩,每三年考核一次,以此作为官员升迁降贬的依据,而陆鸿山自那年做县丞至今,二十一年间,七次考评,皆为上优,于是,今年的官员考核过后,陆鸿山被永成帝亲封为正三品的通政使,连跃两级,正式调任至都城,成了天子脚下的百官之一。
听慕雪萍仔细的将这些年的生活一一道来,其中酸甜苦辣各有滋味,屋内的诸人,都跟着慕老太太一起不甚唏嘘,及至听到她们一家就要来都城生活,其中最高兴的人,也莫过于慕老太太了。
母女二人分隔了二十多年,如今,却终于能够团聚在一起,朝夕相伴了。
几近晚膳,慎重起见,柳氏带着赵妈妈亲自去张罗了,而慕昭扬父子几人,早在母女二人叙家常时,便打了招呼各自去忙了,此刻柏松堂正屋内,只母女二人和柏松堂里的丫鬟仆妇。
心中迟疑了片刻,慕老太太沉声问道:“他,对你好吗?”
郑重的点了点头,慕雪萍抬起头直视着母亲说道:“娘,他待女儿极好……这么些年,小吵小闹,就如同平常人家一般,是时常就有的事,可他对女儿的心,却是极好的。他身边,只女儿一人,同僚之间宴请时送来的妾侍,不等女儿问起,他就自行打发了,他说……他说,为了他,父亲临终我不得相见,母亲又与我生生分离了这么些年,若是他再对我不好,最难过的,莫过于母亲。所以,无论我们那时多苦,他对女儿都用尽了心思,娘,我们很好。鸿山说,八月里等他到了都城,他来给您磕头。”
说着话,如同小时候一般,慕雪萍轻轻的靠在了慕老太太怀里,母女二人轻声的叙着这些年发生过的悲欢离合。
“既然八月里就来都城里,何不跟他一起把家里的事情处置妥当了再来?如今这样,过了年岂不是又要奔波着回去,多辛苦啊……”
早忘记了这些年每每想及她时就恨不得自己没有生过如此不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