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午,茗波犁地回来,见队里小黑板前涌着一堆人。茗波想着可能又是上面发下来的什么通知,于是赶上牲口也跑过去。他到跟前一看,小黑板上哪有什么通知,却是一首词,那词为:
渔歌子
南山脚下桃花盛,迎来春风传佳音,远飘香,近粉红,富民路子党来引。
茗波一打听才知道,这是老秀才张道明的杰作。原来,昨晚村里开罢引水工程动员会,老秀才张道明一激动,为抒情怀,今儿早上就在小黑板上题了一首,让村民们共赏。
茗波看罢,回去在家里念着让大家听。茗源说:“写得怪好呢,我也去看看。”茗菡说:“好是好,就是秀才老糊涂了。意境较好,但要合时。你们想想,咱们南山脚下的桃树早就没了,还哪有桃花?就算有桃花,这几天也都变成桃子了,还什么的香呀红的,还不如我写一首呢。”
茗菡说着便往外走,她妈忙喊着说:“茗菡,你还真写去啊?不要再丢人显眼了,那么多人,你乱写个啥。快干你的啥去,一个女孩子家,也不怕人笑话。”茗菡笑着说:“咋了?容得人家抒情容不得我抒?”她妈着急地说:“人家是多少年的老秀才,你算个啥?快别去了。”
茗菡不听,只是个往出跑。倪庆山在耳房里听见,怕茗菡丢脸,也忙喊茗波去把茗菡拉回来。茗波说:“要不叫写去,茗菡好歹也是个高中生呢。再说了,咱们庄上也没有几个懂家子,就张道明,他也不会见这些怪的。”倪庆山看茗菡已经跑了,心里只想着女儿大了,只要能写好也是他的骄傲。
茗茵听她姐去写诗,也跑了出去,到黑板跟前时,她姐已找来粉笔写开了。后面有人大声念着:
渔歌子
南山贫瘠北山荒,天高人怨心迷茫。引河水,充粮仓,党的光辉照农庄。
至此,土坪山又开始热闹了起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整田运动在滚滚的风沙中渐渐地拉开了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