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政治生活》等,从中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思想。第二年四月,经本校校友介绍,保定团市委批准,两个人同时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反奉战争爆发,邓宝珊、徐永昌率国民革命军第二、第三军占领保定。由于保定二师被作为伤病医院,校方只得宣布停课放假。郑紫旺见学校复课无望,便与同乡郑庆辰商议说:“不如咱们干脆回家吧。在家乡发展团组织,开展宣传活动。”
“好。”郑庆辰表示同意。
……
回到家乡后,郑紫旺介绍了本村的刘振祥入团,郑庆辰介绍了他的表哥、陈李村的陈大年入团。随后,他们四个人便组成了中国**青年团双鹿县临时小组,郑紫旺担任组长。从此,双鹿县诞生了第一个团组织。他们当下决定,深入农村宣传革命,发展组织。四个人分别赶到附近村里,开展工作。
很快,即发展了十几人入团。这些人与郑紫旺他们一样,都是正在上学的进步青年。由于团员人数迅速增多,临时团小组改建为中国共青团双鹿县支部,郑紫旺任书记。起初,双鹿县团支部隶属保定团市委领导。一九二五年底,由于双鹿县团组织发展很快,入团人数激增,保定团市委便将双鹿县团支部介绍到共青团北方区委。从此,双鹿县共青团支部就直接受共青团北方区委领导。
这时,郑紫旺、郑庆辰等人开始接触农民,并且认识到离开群众,只靠几个青年学生是成不了大事的。他们随即开始深入农村,发展贫苦农民中的先进分子加入共青团。到一九二六年春,双鹿县境内的十几个村庄都建立了团支部,团员也发展到了七十多人。
一九二六年七月,共青团北方区委巡视员来到双鹿县,通过秘密联络点找到了陈大年,由陈大年带领找到郑紫旺家。郑紫旺向巡视员汇报了双鹿共青团的发展情况。并向巡视员提出,鉴于很多团员年龄已经超过十八岁,双鹿县应建立党的组织。经巡视员同意,由郑紫旺主持,双鹿县团组织在郑家庄的一个学堂里,召开了全县共青团积极分子会议。巡视员、郑紫旺、郑庆辰、刘振祥等二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一、凡年满十八岁,政治上表现好的共青团员,从即日起均转为中国gcd员,不再办理入党手续;二、成立**双鹿县执行委员会,机关临时设在郑家庄;三、选举郑紫旺为**双鹿县执行委员会书记,郑庆辰为组织委员。
县委建立后,便决定在农村开办农民夜校,把广大农民团结在党的周围。县委书记郑紫旺先在郑家庄开办了农民夜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