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理解其含意后,你不会认为那是花架子,那是鼓舞士气的一种形式,那是表明自己拥护领导的行动。
虽然,行动可以用事实说话,但事实未必好看,事实还要一段时间去实践,领导等不及实践啊!
后来,张建中发现,高书记有比前书记更高明的地方,毕竟,他是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更懂得讨领导高兴后,自己能得到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可以得到抗灾物资,可以得到恢复再生产经费。
有些人认为,你就是不搞那花架子,也可以得到这一切,那就大错特错!
你不让领导高兴,领导会批字吗?
你不让领导高兴,领导会多给你吗?抗灾物资总量是不变的,恢复再生产的经费也有一个规定数量,但是,多给哪个镇,少给哪个镇却是领导定的,领导高兴,就多给一点,你老老实实,花架子搞得没人家好看,领导不那么高兴就少给你。
抗灾物质堆在镇政府的空地上,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也让各村开着手扶拖拉机来领,又是敲锣打鼓,又是放鞭炮,气氛很热烈。
恢复再生产经费,却悄无声息拨入总公司的帐上。
外甥女在财政所学了一个星期的会计,竟然结业了,可以在帐本上填写数目字了,就告诉高书记,县里拨来经费多少多少。
高书记很明确地告诉张建中,这些钱不是总公司的,不准他随便乱动。张建中也没想乱动,但很疑惑,这经费怎么不拨到财政所的帐上?
经费到位的第二天,高书记开了一个边陲镇抗台风表彰会,很让人觉得这会有点过时了,但会上大家都喜气洋洋,因为,高书记给每一个先进集体,先进个人都发了奖金。这可是边陲镇破天荒第一次,以前评先进只是精神鼓励发锦旗发奖状。
高书记说:“我们也要跟上县里的步伐,这次县里表彰除了精神鼓励,也有物质鼓励。”
张建中没想到的是,他也得了一份物质鼓励,但不是在表彰会上领取的,高书记把他叫到办公室,很郑重地把一个大红包送到他手里,告诉他,鉴于他在抗台风的表现,经过他与镇长研究,决定给予他五百元的奖励。
五百元相当于张建中三个月的工资了。
拿着那个红封包,他突然有一种错怪高书记的歉疚,原来自己的努力一点也没白费,原来高书记还是看到自己成绩的。
高书记勉励他:“好好干,我是一个懂得论功行赏的人,我是一个既要下面人做事,也让下面人得到报酬的人。”
他还很严肃地告诉张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