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壁。谁把香奁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
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与云宽窄。醉中休问,断肠桃叶消息。”
作这一首《念奴娇·西湖和人韵》词的是一位南宋爱国人士,也是一位饱学之士,此人姓辛,名弃疾,号稼轩,今山东济南人,他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后来辛弃疾更是参加抗金义军,为将抗金。
这首词是抒发自己心中不满之词,但其中却又透着对老友的眷恋和羡慕,辛弃疾羡慕之人正是词中之“处士”,此人姓林名逋,实是一位得道高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及至年长之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
辛弃疾何以羡慕林逋?词中有交代:“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辛弃疾心怀天下,但遗憾者一身抱负至死未得施展,游西湖之时,心怀业已飞仙而去的老友林逋,不禁暗自伤神。
辛弃疾早已故去千百年,林逋也早已得道飞升,此刻在这烟波缭绕的西湖湖畔,这首词却自一位少年口中低声吟出。
这位少年十八九岁年纪,身穿一身休闲夏装,少年剑眉星目,鼻梁挺直,刀削般的面庞透着隐隐古铜色,正自捧着一本书低声诵读,随后掩卷而叹:“唉,不知辛弃疾词中林逋公是否当真是乘鹤而去、老作飞仙?若真如此,我们林家缘何却无一人会武?”
这少年姓林,名朗,正是前文所述林逋的后人,林朗却不是林逋的直系后人,而是林逋小妾杨氏所出之后人,世人皆知林逋当年为爱所伤,因此隐于武林之西湖,不娶,无子。所居多植梅畜鹤。泛舟湖中,客至则放鹤致之,因谓梅妻鹤子。更是传下:“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的美传。却不知林逋与其妻宫氏尚有一子,也正是因为妻子,林逋方能乘鹤而去,老作飞仙伯。得道飞升前,其妻早已飞升而去,林逋思念妻子,后又纳一小妾杨氏,侍奉左右,与妾诞下一子,则为林朗先辈。后来宫氏后携他举霞飞升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