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卷二十四(2 / 18)

日知录 官方好书推荐 16595 字 2021-08-08

者。若不言父,而但曰伯、叔,则是字之而已。《诗》所谓“叔兮伯兮”,“伯兮兮”,“叔于田”之类,皆字也。

今之天子称亲王为叔祖、曾叔祖,甚非古义。《礼》:“天子称同姓诸侯曰伯父、叔父,称其先君亦曰伯父、叔父。”《左传·昭九年》:“景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伯父惠公。’”《十五年》:“景王谓籍谈曰:‘叔父唐叔。’”称其先君为伯父、叔父之证也。故《礼》有诸父,无诸祖。

族兄弟《书》:“克明俊德,以亲九族。”郑康成谓:“九族者,据己上至高祖,下及玄孙之亲。”《左传·襄公十二年》:“凡诸侯之丧,同宗临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注:“同族谓高祖以下是也。”故晋叔向言之宗十一族。贾谊《新书》:“人有六亲。六亲始曰父;父有二子,二子为昆弟;昆弟又有子,子从父而昆弟,故为从父昆弟;从父昆弟又有子,子从祖而昆弟,故为从祖昆弟;从祖昆弟又有子,子从曾祖而昆弟,故为曾祖昆弟;曾祖昆弟又有子,子为族兄弟。备于六,此之谓六亲。”是同高祖之兄弟即为族,族非疏远之称。《颜氏家训》:“凡宗亲世数,有从父,有从祖,有族祖。江南风俗,自兹以往皆云族人。河北虽二三十世犹呼为从伯、从叔。梁武帝尝问一中土人曰:‘卿北人,何故不知有族?’答云:‘骨肉易疏,不忍言族耳。’”当时虽为敏对,于理未通。亲戚《史记·宋世家》:“箕子者,纣亲戚也。”《路史》谓:“但言亲戚,非诸父昆弟之称。”非也。古人称其父于兄弟亦曰亲戚。《韩诗外传》:“曾子曰:‘亲戚既没,虽欲孝,谁为孝?’”此谓其父母。《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封建亲戚,以善屏周。”此谓其子弟。《昭公二十年》:“棠君尚谓其弟员曰:‘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三国志》:“张昭谓孙权曰:‘况今奸宄兢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此谓其父兄。

哥唐时人称父为哥。《旧唐书·王琚传》:“玄宗泣曰:‘四哥仁孝,同气惟有太平。’睿宗行四故也。玄宗子《棣王剡传》:“惟三哥辨其罪。”玄宗行三故也。有父之亲,有君之尊,而称之为四哥、三哥,亦可谓名之不正也已。玄宗《与宁王宪书》称大哥,则唐时宫中称父、称兄皆曰哥。

妻子今人谓妻为妻子,此不典之言,然亦有所自。《韩非子》:“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裤。其妻问曰:‘今裤何如?’夫曰:‘象吾故。’妻子因毁新令如故裤。”杜子美诗:“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

称某经传称某有三义。《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