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也正在请求朝廷向青海移民扩军吗?”
“不然。张瑄所占吐谷浑故地方圆数千里,比整个范阳藩镇面积还要广大。这么广袤的一片领土,单凭陇朔的兵马是守不住的。若要长期经营,必须要移民、扩军,重兵守卫。”
“况且,张瑄所求者,不过是区区5万兵马,张瑄以十五万兵马统御陇朔与青海都督府,相当于四个河西藩镇,三个范阳藩镇,还要面对吐蕃犯边的巨大压力,兵力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张瑄如果是出于私心,必不会主动要求朝廷在吐谷浑故地设立州府县,派遣官员进行属地治理。毫无疑问,这是他自成一国的最佳机会,在此之前,本宫都有深深的担忧。但是张瑄没有这样做,他完完整整地将这一大片疆土交给了朝廷。说实话,这让本宫松了一口气。”
李亨慨然道。
张良娣迟疑了一下,“殿下,此地还在张瑄的管制之下……这……”
“你不懂的。如果张瑄打着巩固边防的名义,将吐谷浑故地彻底变成军马都督府,不仅可以公开向朝廷索要钱粮供养大军,还可以名正言顺地将之牢牢控制在他一个人的手里。可设立州府郡县就不同了……朝廷政令所至,张瑄想要一手遮天,难了。”
“本宫听闻,张瑄的俸禄和家产全部都拿了出来充军……而张瑄在灵州,偌大一个永宁王府、陇朔大都督府中,只有一个贴身侍女而已。”
李亨微微有些感慨道,“天下藩镇、满朝文武,能如张瑄者,没有一人。”
“张瑄心系天下,忧国忧民,公心居多。这就是本宫虽然也猜忌他兵权过重,但却还是重用他的关键因素。”
“张瑄为朝廷立下盖世功勋,这是永远不能抹杀的。纵然是本宫,也难以回避。所以,对他,本宫不能不重赏、不能不重用。”
“其次,本宫与张瑄共过患难。可以说,本宫能有今日,与张瑄的辅佐谋划密不可分。昔日父皇处处排挤本宫,自打张瑄进了东宫,情况才有所好转……而之后,无论是平息荣王谋反还是灭了嗣宁王的逼宫,张瑄都居功甚伟。不管怎么说,一直以来,张瑄对本宫忠心不二、披肝沥胆,既然如此,本宫又怎能做那种卸磨杀驴的事儿?”
“本宫曾经跟张瑄说过,只要他不负本宫,本宫必不负他!”
张良娣幽幽叹息着,李亨的话让她无言以对。
“本宫准备于上元节登基称帝,张瑄能不能带头率天下藩镇拥立劝进,至关重要。”李亨的声音慢慢变得沉凝起来,“在这个时候,张继勇那一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