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菲式工作法
王涧之在三磊村的均田试点得到了杨时中的肯定。杨时中认为动员地主主动拿出多余土地分给佃农的经验值得推广;要求在全面开展均田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政策,对土豪劣绅和一般地主要有所区别;天佑国的均田工作要在三个月内完成,尽早实现“耕者有其田”,最大限度激励农民生产积极性,为接下来的大生产运动作准备。
王涧之立刻布置任务,把均田工作作为内务部当前的头等大事,除了梅蔷留守处理日常工作外,大部份力量都参加土改。
他宣布成立均田工作总队,自任总队长。下设五个分队,王涧之兼任一分队长,古大运、李芳菲、鲁尔纲、游先勇分别为二、三、四、五分队长。徐盘兴编入一分队,新来的郑红梅编入二分队,沈文斌编入三分队,郭子雄编入四分队,匡世东编入五分队。另外还抽调十五名有文化的工作人员充实到各分队,他们大都是训练队的学员,多次听过王涧之的讲课,有些人还是他的崇拜者。尤其在“王青天”美名传扬开来以后,许多人都把他当成偶像。
王涧之让李芳菲带领三分队首先进驻大佛村。这里群众基础好,王涧之的“青天大老爷”形象颇有号召力,加上有沈文斌辅佐,王涧之认为李芳菲必定能马到成功。
大佛村里没有顾啸天那样拥有数百亩土地的大地主,却有十多个郭伯昌一类小地主,他们的土地规模都没超过五十亩。这些人的土地大都是省吃俭用积攒而来。例如郑老汉的东家齐世杰就是年轻时经商赚了些钱,在天佑山区置地建房,以田租养活一家人。尽管三磊村的均田运动已在大佛村家喻户晓,佃户们早就跃跃欲试。但东家们都存有抵触心理:自己一辈子辛辛苦苦得来的东西,说拿走就拿走,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况且政府的政策是让地主们主动捐献,也就是说要心甘情愿。我不情愿捐献,政府也不能“强按牛头喝水”,齐世杰的心态就是如此。
李芳菲和沈文斌连着拜访这些地主,他们的态度都含含糊糊,看得出来,他们都在观望,一个看一个,谁都不愿做出头椽子。
李芳菲没辙了,就去找王涧之求救,说大佛村的小地主们抱成一团,工作难以开展。
王涧之含笑说:“恩爱夫妻也有吵架斗嘴的时候,十多个大男人会是铁板一块?这些人在佃户中的口碑如何?”
李芳菲想了一会说:“有好有坏。”
王涧之问:“好和坏都到什么程度?”
李芳菲说:“有个姓白的地主生性吝啬,待佃农比较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