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三十章 脑机界面和人体炼成(2 / 4)

超科技狂潮 痴鲸 3444 字 2021-08-08

维模式里是一类的,脑波特征也是一样的,不可能被机器区分出来,你必须清晰地想个八角形或者莫比乌斯环之类的东西,让大脑发射出某种特定波形。才会被机器根据对应列表来认定是左转的指令。

如果要用脑波来控制动力装甲,乘员得先经过训练,形成思维反射,可以下意识地将相应动作指令转换成对应图形或者场景。先不说训练难度,数百个指令训练下来,乘员恐怕也成精神病了。

会有人说等脑波探测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许就可以分析出每个想法的波形特征,这样就不必再训练大脑。

可人的脑波仅仅只跟大脑运转的状态有关,不同的图案和场景会有对应的波形,但具体到思维内容上。跟波形就没有对应关系了。通过语言和逻辑建立的高级思维,脑波要能解析,那是比强人工智能还黑的黑科技。

脑波控制的另一大缺陷就是无法实现信息交互,就算脑波能精确控制机器行动。但环境、机器和人体的各种数据,依旧是切割开的。大脑无法读取机器的电子信号,感官没有扩展,环境无法实现信息化。

那是不是加上大脑可以读取机器信号,脑波控制就完善了呢?

既然大脑可以读取电子信号了,那还要脑波控制干嘛呢?直接通过电子信号控制机器不就好了?

所以。夏鸣很早就认定脑波控制是点歪了的科技树,用来娱乐,或者在特定场合进行简单控制还行,但绝不是脑机界面的正确方向。

夏鸣他们这种通过QNI跟人工神经突触进行共鸣的情况,完全是靠R3AI实现的黑科技,不是人类科技树上的正常枝节,至少不是现在可以公之于众,可以推广的东西。

正确方向目前只有一个,就是人体与芯片的实体物理连接。

不过这个方向一直受制于人体的免疫机制,人体会排斥外来物。

千颜的成功,让这个方向有了新的曙光,那就是生物计算机加自体克隆技术。简单的说,就是把植入人体的芯片,换成人体自己的神经突触。

这么一来,虽然还会存在神经突触与外部信息传输的连接问题,但比起直接将硅基芯片植入人体,最关键的障碍已经没了。

晓棠和丽洛的构想是,在苏玉身上某个合适的地方,克隆出一小团电神经突触。将这团神经突触当作人体的路由器,就能让大脑跟外部计算机相连,实现信息交互和脑机控制。

听了夏鸣的科普,少女眼睛更亮了:“到时候我的大脑就能直接跟电脑连接?那不是成了电子超人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