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虽然也很高兴,但人确实冷静的很,摆摆手道:“话不能这么说,我倒是更加倾向于他们还没意识到这一点,等他们反应过来,极有可能拿着这点做文章……不过现在他们没机会了!”
一个是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攻击润华实业,另一个,恐怕也是他们很清楚金凤凰不可能威胁到他们在国际上的品牌力,甚至恐怕在中国国内市场对他们造成的影响也很有限,说白了,就是他们暂时还没太把润华实业当成一个真正的威胁。
但是,晚了!
既然你们现在不出声,那就别怪我利用这一点做文章!
略一沉吟,谢老爷子道:“记录一下,公关部利用这一点做文章,务必要造成一种欧美汽车巨头们已经默认了咱们的技术水平的认知。”
小郑:“是!”
谢老爷子:“第二,既然人家开始黑咱们了,咱们总要黑回去,这些人说说咱们的车子不值这么多钱嘛,那就让打击看看咱们的车子到底比奔驰、卡迪拉克和林肯们好在哪里、好多少,要让大家看到咱们的车子的亮点所在,要让大家知道,咱们的车子虽然比奔驰、卡迪拉克和林肯们贵,但这并不代表咱们黑,咱们不但不黑,甚至是良心十足,凤凰卖的这个价格对得起客户掏的每一分钱。”
卖的这么贵,还敢说对得起客户掏的每一分钱?
这话还真不夸张,也是润华实业的无奈之处:国内的配套能力、尤其是高端产品的配套能力太差了!
为了维持产品的品质、对得起这个售价,在没有合适的配套单位、国外的配套价格又过于昂贵的情况下,凤凰上的很多配件都是由高级技师们手工完成的,哪怕共和国的人工成本低廉,但手工制作的成本也必然比大批量工业化生产高的多。
考虑到市场需求量不会太大,这款车几乎是以纯手工的方式生产的,机械只是辅助。
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最终的结果就是,哪怕维持现在这个售价,在不考虑生产线折旧的情况下,每辆车留给润华实业的毛利润也只有4%,在这个一辆车的毛利润超过25%的时代,这个利润率简直骇人听闻,如果再算上生产线的折旧,润华实业基本上没利润——之所以还没赔本,这还要拜手工生产线较为低廉的采购价格所赐。
小郑出去了,但没一会的功夫他又回来了,还给谢老爷子带回来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谢总,第一个订单来了,给玉@溪卷烟厂给咱们下了订单!”
这可是润华实业接到的第一辆凤凰轿车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