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面上的东西毕竟只停留在纸面,纸面上看上去非常不错的东西,到了实际执行过程中乱的一团糟的事情多了去了——我们好歹是有生产轰—6这种70多吨的大型飞机的生产经验呢。
如果MBB依旧还是这么一副态度,想要装X,将MPC—75当成了宝,在自己明确的向他们发出了“不要作死”的警告之后依旧坚定的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那就让他们作死好了,反正后悔的也不是自己。
“陈先生,我不太懂你的意思。”乌尔苏拉·霍克皱了皱眉头,道。
见陈耕的样子不像是在跟自己开玩笑,似乎更像是彻底失去了耐心,乌尔苏拉·霍克终于有些慌了。
此前,沃尔夫冈·梅东在将润华实业准备与苏联人进行合作的消息向董事会做了通报之后,虽然一开始大家有些慌张,但在接下来的分析中大家还是认为这应该只是一个幌子,中国人真正想要合作的还是MBB。
道理很简单,先不说苏联人是不是真的要与中国人进行合作,就算苏联人是真的打算这么做,苏联人在航空电子技术、全权数字电子控制系统、材料技术、复合材料、发动机等几乎所有方面都无法与欧洲相提并论,最重要的是,中国人生产的TU—154M和TU—204几乎没可能出口欧洲、换取外汇,但与MBB合作的MPC—75则可以借助德国这个踏板,堂而皇之的在欧洲销售、换取外汇,这对外汇高度紧缺的中国人来说一定是一个难以拒绝的诱惑,所以中国人嘴里说的引进苏联民航客机技术之类都是幌子,是他们打算向自己压价的手段。
正因为觉得自己看透了中国人的计谋,乌尔苏拉·霍克才敢在之前的基础上更加变本加厉,但当此刻,陈耕透露出“老子就是不打算跟你们玩了”的态度的时候,他终于慌了。
“不太懂?”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乌尔苏拉·霍克竟然还跟自己装傻,陈耕彻底不耐烦了,干脆撕破脸皮,直言不讳的说道:“那我直说好了,现在润华实业对MBB的合作诚意抱有极大的疑问,在不确定贵方的合作诚意之前,我方暂时冻结双方的一切技术合作,润华实业将撤回在德国的人员,只保留一个联络办公司。”
只保留一个联络办公室?
不但MBB方面的代表,连中方人员都没想到陈耕居然做的这么绝,齐齐惊悚的望着陈耕,只有林书瑶丝毫没感觉到意外,在和德国人扯了这么几天的皮之后,她就知道,德国人的态度彻底将boss给惹毛了。
中方人员尚且如此,何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