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赚大发了!
“陈经理,我出12000……15000!能给我一辆车么?”终于,有“聪明人”反应过来了,当即跳着脚叫道。
对啊!
这世界上就没有笨蛋,就算有笨蛋,在商人这个群体当中也一定不会有笨蛋,在第一个人喊出声之后,其他人也立刻跟着反应过来:既然这钱能算作是定金……不管陈耕说的是定金还是订金,反正都差不多……那自己还有什么好担心的?不管是11000还是22000,甚至是33000,那又有什么了不起的?自己有没有什么损失,倒是趁着这个机会赶紧在陈耕跟前好好表现一下才是正经。
短短不到2分钟的时间,价格已经从从15000直接飙升到了36000。
赵东已经看傻眼了:这些人,这根本就是不拿钱当钱嘛!
面对如同火箭一般蹭蹭蹿高的价格,陈耕摇了摇头,声音很温和,但态度却异常的坚决:“谢谢大家的厚爱,不过我们之前的计划就是20辆,所以……不好意思了。”
这摆明了是要拒绝后面疯狂加价的这些人。
人群再次响起巨大的叹息声,与此同时,一阵略小一些的欢呼声也随即响起。但不管是叹息的还是欢呼的,大家看着陈耕的眼神则是佩服多过埋怨:对于商人来说,有陈耕这么一个讲信用、对经销商不错的上游生产企业,真的是最幸福的一件事了。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理解陈耕的做法,最起码赵东就不能,当他坐在陈耕办公室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将心中的疑问问了出来:“陈经理,您为什么不接受后面的报价、同时顺便提高一下产能呢?”
在赵东看来,应该是没有任何一个生产商会放过这种从经销商手中赚钱的机会才对。
陈耕却笑了,赵东的这种想法才是当今商业世界的主流:不管怎么样,我先赚到钱再说。赵东是一个媒体人,陈耕只给他解释了一句:“润华实业在短短的时间内发展到现在,靠的就是将经销商看做是自己的伙伴。”
赵东的脸腾的红了。
————————————————————
当天晚上,江南省电视台《江南新闻》频道对润华实业进行了长达3分钟的报导,新闻中不但向民众介绍了到场的主要领导,还简略的介绍了一下润华实业,在看了这个报道之后,很多江南省的老百姓的反应是这样的:咦?咱们江南省还有一家这么厉害的企业?
————————————————
难道这些老板们傻吗,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