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炫会先对MIPS做一番手术,以适应未来的CPU发展。
首先,MIPS的内存起始地址被修改了,原来的那套寻址方法会导致MIPS在内存和CACHE的支持方面都有限制,也就是MIPS的内核无法面对高容量内存配置,这作为超级计算机的CPU来说非常的不利,采用SPARC的内存地址起始,就能很好的解决超级计算机内存拓展问题。
第二,MIPS的并行线程也被修改了,这个并行线程与INTEL的超线程技术超不多,只适合运用在桌面CPU上,也就是所谓的PC机,对于移动终端和嵌入式以及高端服务器的CPU来说,物理多核反而更加适合,如果未来要发展桌面CPU,再把并行线程换回来就是。
对于运行指令发射这一块也做了修改,把原来的顺序单/双发射改为乱序双/三发射,指令集也做了很大的修改,流水线周期比原先提高了一倍。
同时,还大量借鉴了ARM的构架发展思路,也就是一种内核,多种构架的核心思想。
ARM公司在经典处理器ARM11以后的产品改用Cortex命名,并分成A、R和M三类,旨在为各种不同的市场提供服务。
Cortex-A系列属于应用型处理器,专门针对手机、平板电脑、数字电视和机顶盒到企业网络、打印机和低端服务器的CPU解决方案。
Cortex-R是实时处理器,要求可靠性、高可用性、容错功能、可维护性和实时响应的嵌入式系统提供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比如说,ATM取款机、电子心电图仪就是这种类型。
Cortex-M系列针对成本和功耗敏感的MCU和终端应用。像智能测量、人机接口设备、汽车的ECU和工业控制系统、大型家用电器、消费性产品和大中型医疗器械的混合信号设备就属于Cortex-M应用范围。
这三种处理器的构架都不相同,但他们使用的切是同一种内核,就大大的增加了ARM的应用范围。
这个思路非常好,李怡炫决定照搬,按照ARM的设计思路,把MIPS分别对应成D、M、G三种构架,D、M、G三个字母合起来正好是德玛吉的英文商标。
当然未来会不止这三种构架,但是目前这三种构架已经完全够用了。
经过这么一通整,一款全新的CPU在李怡炫简陋的卧室里诞生了,给这款处理器取个什么名字呢?继续用MIPS?不行,虽然新处理器脱胎于MIPS,但跟MIPS是截然不同的两款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