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西伯利亚的地貌,远东大部分地区,即南部和东北部多山脉,又紧邻北极和北冰洋,是最为苦寒之地。
而东西伯利亚,也称中西伯利亚,西起叶尼塞河最北角的普托拉纳山,东到勒拿河流域,属于显著的高原地带,气候比远东地区好些。
而介于乌拉尔山脉和叶尼塞河之间的西西伯利亚则是平原地貌,地势平坦,沼泽宽广,水流密布,气候也明显更好,是整个西伯利亚最适宜人类居住放牧的地方,俄国人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康熙四十七年夏,俄国人最后一次围攻贝加城失败后,便彻底放弃了收复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野心,将全部兵力收宿到叶尼塞河以西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之上,俄国人原本在这里就有两个与原来的贝加城、凌云城等级相同的督军府,即托木斯克和鄂木斯克,两个督军府之下又有秋林、阿巴坎等大小十几个军事堡垒,驻军将近两万,三年后,俄国人在西西伯利亚的驻军增至三万三千人,他们在叶尼塞河两岸设下了严密的封锁线,以防备阻挡来自东西伯利亚的敌人,却不料最后跟他们决战的敌人是翻越了西面的乌拉尔山而来,从他们的背后扑来的——
当然,俄国人也提前几个月得到了这个消息,在土尔扈特部踏上回归之路与俄国人彻底决裂时,莫斯科的人便能想到了这一点,一边派出军队追击阻拦土尔扈特部人民,一边给还留在西伯利亚的俄军报信,土尔扈特部阖族迁徙,还要一边赶路一边战斗,行程自然快不了,是以关璎虽然尽力将这一路上一直对他们前堵后追的俄军消灭干净,却仍是免不了有几个漏网之鱼在他们前面进入西伯利亚,所以这几个月的时间,俄国人便又从当地原住民中强征了六千多人编入守军——而这很危险,因为在如今的俄国守军中,俄国人只占了六成,而其他四成则是对俄国人心存不满的西伯利亚原住民!
俄国人却已经顾不得这些了,一次军事会议上,一个棕发灰眸的中校军官一开口就满是悲观失望的论调:“噢,该死的尼古拉夫——无能愚蠢的懦夫——他怎么能让蒙古人翻过乌拉尔山?据说有二十万的蒙古人,再加上那个该死的狼主——我们完了——”
“康那科维奇中校,请注意你的情绪和语言,惑乱军心者死罪!”托木斯克最高长官梅德尔夫大校是个是个瘦高的鹰勾鼻老将,也是军中铁腕的鹰派人物,听到下属悲观的言语便怒目警告道。
“随便吧,现在不死,等敌人来了还是要死——”人到中年的康那科维奇中校苦中作乐耸了耸肩:“阁下如果还有理智,就该想办法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