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七十八章 岳阳楼(2 / 3)

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黄鹤楼跟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岳阳楼主楼高19.4米,进深14.54米,宽17.4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其独特的盔结构,更是体现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设计和技能。

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是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岳阳楼风景陵城楼’。

南朝宋元嘉三年(46),中书侍郎、大诗人颜延之路经巴陵,作《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诗中有‘清氛霁岳阳’之句,‘岳阳’之名方才首次见于诗文。

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也随之称为岳阳楼了。

北宋庆历四年(1044)春,滕子京受谪,任岳州知军州事,北宋庆历五年(1045)春,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拟修筑偃虹堤。

北宋元丰元年(1078)十月,岳阳楼毁于火灾。

北宋元丰二年(1079)春,岳州代理知州军郑民瞻重修岳阳楼。

元古八年(1085)孟夏,米芾将《岳阳楼记》写成条幅馈赠索书者。

北宋崇宁年间(110~1106)岳州知州军孙勰重修岳阳楼。

南宋建炎三年(119)正月,岳阳楼受损于大火。

南宋庆元四年(1198)重修岳阳楼。

南宋嘉定十七年(14)六月二十一日,二十三日,岳阳楼毁于火。

南宋淳祜十一年(151)重修岳阳楼。

明宣德年间至正统三年(146~148)明威将军刘彦真整修岳阳楼。

明成化七年(147)五月岳州知府吴节重修落成岳阳楼。明嘉靖二年(15)岳州知府韩士英重修岳阳楼,编刻《岳阳楼诗集》。

明嘉靖六年(157)五月大水成灾,岳阳楼楼柱被雷击破。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岳州知府李临阳修整岳阳楼,作有《重修岳阳楼记》。

明隆庆元年(1567)岳州知府李是渐缮修城垣,重修岳阳楼。

…….

可以岳阳楼就是一部记载岳阳历史的书籍,无数次毁掉,又无数次重生,每一次的重生都让其更加辉煌,来岳阳不去岳阳楼那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