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份。就在胡闹折腾君子兰和五针松的时候。夏宏国和陈一非爷俩齐齐来到了香港。现在这爷俩在日本的名声都不简单。一个是一手创立了百元店神话的商业奇才。另一个则是股市上的常青树。当然。谁也不知道在他们的身后还隐藏着胡闹这么一个人物。
两人到日本自然是为了胡闹交代的事情。皮尔卡丹帮忙联系的服装生产线。夏宏国已经替胡闹接手了过来。当然。这样的服装生产线在日本也有出售。胡闹之所以要让皮尔卡丹帮忙从法国联系。自然是看准了法国在服饰这一块。原汁原味的文化氛围。
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夏宏国和陈一非就分别在香港成立了一家公司。一个是服饰。一个是快餐。并且在胡闹的授意下。陈一非直接从日本购置了简易的饮食生产设备。与服装生产线设备一同运到了香港。
八月初。胡闹再次去叨扰了全聚德的老掌柜。相对来说服装行业要省事许多。有自己的设计团队。切合当前需要生产服饰。合理的管理模式一般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快餐这一行不可避免的就需要一些饮食之类的秘方。而且还需要充分的调整好各地的饮食习惯。当初麦当劳和肯德基同期来中国考察市场。但是为什么肯德基能够迅速在中国开办第一家快餐厅。而麦当劳却拖到几年之后。这中间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在考察之初。两家企业对中国人地饮食口味地认同态度不同。肯德基觉得中国市场大有潜力。而麦当劳则是认为中国人的口味无法接受西洋快餐的风格。
其实在胡闹看来。饮食风格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他们或许无法接受口味的转变。但是对于骨子里就透着求新求变求潮流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是最容易接受新口味。也是最容易被周围人带起的潮流所同化。
很简单的说。譬如可口可乐。当初这种饮料推向中国市场的时候。中国人对这种类似于咳嗽糖浆似地饮料并不感冒。但是可口可乐善于做促销。可以说可口可乐是第一家在中国运用促销手段的公司。他们成功的让年轻的一代在改革开放思潮中逐渐变的崇洋的一面而慢慢让他们适应了这种口味。将喝可乐当成是一种吸收西方文化的流行。当这一代人成功的养成喝可乐并习惯这种味道以后。这种味道便不再是异味。不再是咳嗽糖浆。而是一种众所周知地可口饮料。
“师叔又来叨扰你了。呵呵。”在老掌柜的办公室里。胡闹一边喝着白开水。一边笑得像头小狐狸。
老掌柜正看着主店和几个分店的营业报表。听见胡闹地话。放下钢笔。捧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