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79章 险峻(2 / 4)

。首先是县衙,已经没了,让不知是民还是匪的人,在一个晚上冲了进去,打砸抢了一遍后,又纵火焚毁了。

目前,县衙那里,除了有一个六十三岁的糟老头子守着之外,没有一个典吏、衙役、皂隶,他们都分散开来,分驻在一些富户家中,各自纠结上三五个保长、甲长,统辖一方,已经形成了一个割据的局面。”

大周朝对农村基层组织的划分原则是保甲制,以十户为计量单位,其中每十户为一里,十里为一甲,十甲为一保,各设里长、甲长和保长。当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个村子基本上只有一个甲长,其管辖的户,或许超过了一百户,或许还不到一百户,这也是为了管理方便,而采取的变通之策。当然,那些户数特别多的大村子,就肯定会出现两个以上的甲长了。

关志文、龚秀珍一听,都皱起了眉头,宁清县的形势之恶劣,远远的超过了他们的预期,县衙都让人给烧了,这可真是极其罕闻的事情。

关东神丐继续说道:“那些典吏们虽然割据一方,但是他们控制的区域加起来,还是不能够涵盖全部的宁清县。

在宁清县,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群体,官府冠名曰‘暴民’,这些所谓的暴民都是从北方迁徙到这里来的汉民,或者是汉民的后裔,本地人对他们非常的抵制,他们就抱团在一起,营造山寨,自组团练,和本地的土著居民进行对抗。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上千年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汉民和本地土著经常是隔三岔五就会发生械斗,而引发械斗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一点jimáo蒜皮的小事。

以前,在官府的弹压之下,双方倒是还能凑活着过下去。可是在三年前,情况突然恶化,时任县令盛博扬乃是邻县本土出来的进士,对汉民一直抱有恶感,他做了宁清县的县令之后,在处理各种汉民与本地土著的冲突中,不管有理无理,都偏袒本地土著,导致汉民对其积怨越来越深。

就在盛博扬被杀的前两天,他到一处汉民聚集的山寨巡查,竟然让寨主不满十五岁的nv儿shì寝,寨主不允,盛博扬就以对抗官府为名,将寨主扣了起来,bi迫山寨拿出一千两的银子,还要要把nv儿献出来,才能将寨主赎回。由此导致山寨暴动,多个汉民聚集的山寨联合,组成上千人的队伍,里应外合,冲进县城,攻占了县衙,杀死盛博扬,救回了寨主。

之后,榕西府又先后派遣了两任县令,这两人县令都要追究山寨的责任,也先后被汉民所杀。汉民还借兵势,席卷了几个平常跟他们积怨很深的本地土著居民的村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