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29章 挖了一个深坑【2/4】(3 / 3)

两个月以来,杨弘光除了继续领袖清流之外,也一心扑在了南巡准备之上.

上午还在:核查账目,下午已是派人巡查地方,昨天还在:检查工程进度,明日就会探查民生.

忙上忙下,据说整个人都因此消瘦了一些.

不得不说,杨弘光做的很不错,当初严珅的那些建议,他全都认真实行了.

所作所为,甚至要比严珅预料中还要更好.

然而,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虽然杨弘光竭尽所能的紧紧盯着一切,但依然挡不住地方官员们的私心私欲.

当初严珅预料中会出现的混乱,果然一个个的都出现了.

为了争赶进度,州府官员们开始强征百姓.

“全凭自愿”

一词成了空谈,民间自是一阵怨声载道.

为了讨好皇帝,各地官员皆是大动干戈.

有建造河舫的,有用布匹纸锻装饰沿途风景的,有修建行宫的,诸般花费

,远远超过了四皇子拨下的银两.

而亏空的银两,自然是需要百姓来承担.

为了谋取好处,地方大户与地方官府诸多交易,百姓们修路拓河的功劳,纷纷被转嫁到从未出工出力的地方大户头上.

而绝大部分百姓,对此却懵然不知.

这种欺上瞒下的作为,地方官员们做起来极为熟练顺手.

杨弘光虽然盯的很紧,但毕竟人在京师,虽发现了不少,也惩戒了不少,但没有发现的却总是更多.

只是,在一些“有

心人”

的干预下,由此而产生的矛盾与民怨,皆是被掩盖了下来.

如今的京师中枢,依旧是一片平和,甚至颇有不少为杨弘光歌功颂德者.

那些“有心人”

之所以要这么做,并非是为了帮助四皇子杨弘光,只是在等待着矛盾与民怨的积蓄.

在有心人的引导之下,让这些矛盾与民怨在最合适的时候,一同爆发出来.

科考会试,万众瞩目,儒生名士们汇聚于京师,或许正是最合适的时机.

无下划线版小说请下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