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满脸的赞叹,出列之后,从袖中掏出一沓折子,说道:“是啊,陛下,严尚书忠君爱国之心,当真是让人赞叹,刚才严尚书离去之前,生怕耽搁正事,强撑着精神,把这些折子转交于微臣,乃是户部去年的出入结算,以及今年的出入预算,还请陛下审阅.”
说话间,自有伺候在一旁的内侍官把折子转交给了皇帝.
皇帝却未审阅,只是沉吟片刻后,说道:“既然如此,传朕的旨意,从太医院派遣三位御医
,马上赶往严府,为严爱卿诊治病情,旦有发现,马上来禀报于朕,在严爱卿病愈之前,那三名御医就常驻严府吧.”
早朝之上,自然不能因为严珅的缺席而耽搁什么.
诸般事情,该商议的还是要商议,该决定的还是要决定.
而其中的重中之重,自然是科考与南巡的诸般准备了.
其中,科考会试每隔三四,,年就举办一次,自有规程旧例可循,也不用朝中君臣商议太多.
按着规章制度办事就是了,毕竟还只是准备阶段
,主考官的人选虽然任谁都看着眼热,却还不到决定的时候.
反倒是南巡事宜的准备,已是不能再有…耽搁,负责之人又大有好处可捞.
本来,严珅是理所当然的人选.
他掌管着户部与内库,又有工部支持,并在礼部影响不小,再加上皇帝的全力支持,任谁也无法与他争.
但随着严珅突然病倒,这般肥差自然会引来无数人的争抢.
不仅四皇子一派磨刀霍霍,林霄,张易之,沈知节三派,更是态度强硬,一幅势在必得的
样子.
而以左子昂为首的严珅一派,则竭力主张这般决定应该先行搁置,等严珅病愈后再行商议.
争吵之间,诸般热闹,自不待提.
只是,严珅的病倒,毕竟事发突然.
朝中各派系皆是没有准备,各派所提出的人选,总会遭到其他派系的全力攻击与否定,再加上皇帝的不置可否,态度暧昧.
最终,这负责南巡安排的人选,终究还是没能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