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各退一步,暂时达成了和解.
一番虚情假意后,曹正淳和刘喜一行人便识趣告退了.
前一秒,严珅刚笑眯眯地将他们一行送出严府.
下一秒,笑容便瞬间收敛,脸色也愈发冰冷了起来.
“这皇城之中,没有耳朵,终究是受制于人.
我这次割了些利益给这些内侍官,但下回呢”
严珅喃喃道.
接着,他便径直回到书房,像往常一样,继续批阅公文.
木兰在一旁看得分明,眼中不仅露出了一丝心疼,还露出了一丝若有所思之色.
严珅与内廷的前后冲突,木兰自然看来眼里.
在木兰看来,内廷之人,终究一个个都是目光短浅之辈,与之合作,反而不如直接控制.
严珅想必也有着同样的想法,只是无处下手罢了.
然而,严珅的这番话,却让木兰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原先少爷命令严大诱捕和二时2,曾去过京师最污浊不堪的北巷.
木兰对北巷的来
历,也略知一二,
京师之地,向来是“东富西贵,南贫北贱”
北巷颇受京师之人白眼,环境污浊的缘由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其中居住着大侑最让人不耻的一群人——“自宫者”
要知道,在大侑朝,内侍官虽然没了阳根,绝了后代,会被人看不起.
但从某方面而言,亦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职业.
至少,有内库供养,衣食无缺.
若是运气好些,能在内廷站稳脚跟,更是有权有钱,处处威风.
虽说近些年来内廷屡遭压制,但在寻常百姓眼里,对于内廷的内侍官,却依旧不敢小看.
而如此一来,自然有会许多人心存侥幸,想要入宫成为宦官,或是因为迫不得已,或是因为好吃懒做.
但颇为残酷的是,大侑朝内廷在选拔新内侍官的时候,选取范围是“自宫者”
也就是说,那些有意入宫者,仅仅只是为了参加一次选拔,就必须先行自断阳根.
如此一来,若是最终没能入选,这些“自宫者”
命运之悲惨,自不用提
.
在大侑朝后期,内宫每隔三年,都会招收一次内侍官.
而且每次招收的“自宫者”
都有两三千人,,之多,看似数量不少,但实际上落选者更多.
事实上,在大侑朝,这些落选的“自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