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正不阿是好事,嫉恶如仇也是好事,但还请四皇子殿下切记,刚则易折,刚柔并济才是取胜之道。”
看着杨弘光离去的背影,这一句话,已是来到了严珅嘴边,但最终还是忍着没有说出来。
既然杨弘光肯定是不会听进去的,那又何必自取其辱?
其实,从本心上来讲,严珅并不想跟杨弘光作对。
一来杨弘光,几乎可以内定,会是将来的皇帝,
二来杨弘光生性正直,亲贤臣,憎奸臣,重视社稷,爱
惜民生,将来如果能够继位登基的话,会是一位好皇帝。
可以说,如果杨弘光的心胸稍稍宽广一些,能够不计前嫌,接纳严珅这个“反派”的投诚。
那么,严珅不介意转而当一个清官,投入杨弘光门下,反派洗白,屁股坐正。
可惜,杨弘光太过刚正了,也太过固执了,
在他眼里,奸臣永远都是奸臣,是奸臣就该杀,
对待严珅,甚至连面子上的客气都做不到,根本不可能转变对严珅的看法,更不可能接纳严珅
,
可以预见,杨弘光如果将来真的能登基为帝的话,他所下的第一道旨意,怕就是将严珅抄家问斩。
这一点,刚刚已是再次证明了。
所以,严珅只能继续当一个奸臣,并且是当一个结党营私的奸臣,与其他的奸臣奸臣们合作,一同对抗杨弘光,并想方设法的把他从四皇子宝座上掀下来。
这与道德无关,一切都只是为了自保罢了。
虽然这么说很没道理也很不负责任,但如今已经李代桃僵的严珅,之所以还是一
个奸臣,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杨弘光的“刚正不阿”与“嫉恶如仇”!
拿着皇帝的赏赐,严珅回到了府中。
借口有朝廷政务要处理,严珅在这一天剩下的时间里,一直都呆在书房之中,甚至打算在书房睡下。
虽然袭雯几次来见严珅,劝严珅早点休息,但皆是被严珅用各种各样的理由给打发走了。
袭雯很漂亮,也很诱人,但严珅的性子终究有些保守,又与她并不熟悉,与近乎陌生的女子同枕共眠这种事情,到底还是无法做到
。
更何况,有时候第一次经验不足,是很容易露馅的。
严珅不知袭雯深浅,亦同样不敢,让她知道自己的长短。
······
书房之中,严珅静坐在书桌后。
窗外,月挂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