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严珅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是在养心殿召见的严珅。
进入养心殿后,叩拜之时,严珅偷眼向着皇帝看去。
皇帝如今虽已经五十有四,但保养得极好,看起来不过四十出头。
面容威仪,双眼炯炯。
一把美髯,颇为显眼。
显然这位帝王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位难得一见的美男子。
在严珅觐见时,皇帝正在查阅奏章,不知为何面色有些难看。
见严珅下跪行礼后,皇帝却不让严珅起身,反而笑骂道:
“你竟然还知道回来,一走就走了两个月的时间,若不是朕派人去催促,难不成你还要在荆州府继续耽搁下去不成?”
皇帝的声音,低沉有力,亦是颇具威严。
第一次见到活着的皇帝,说不紧张,自然是假的。
但考虑到这位仁兄,也是原书反派阵营中的绝对主力,严珅反而平和下来。
既然都是反派,五十步笑一百步,大家彼此彼此。
甚至,严珅还莫名生出一种“狼狈为奸”的同志情谊。
接着,严珅抬头,又见皇帝面带笑意,显然只是打趣,所以更加轻松。
于是,严珅便发挥自己厚脸皮的长处,只是将自己在荆州府治水的前后经历,简要说了一遍后,然后一脸被冤枉的无辜,讨饶道:
“所以啊,陛下你这可以冤枉微臣了,微臣掌管户部,深知这些年来国库钱粮周转困难,若是让那水灾蔓延到山西全境,又哪里去找那么多的赈济粮款?
陛下您爱
民如子,到时更会心忧如焚,微臣身为陛下的臣子,又哪里敢让陛下您如此劳心?所以只好留到荆州府组织官府百姓治水了。”
根据原书的记载,皇帝对严珅的宠信,已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所以严珅与皇帝说话时,也略带耍宝夸赞。
这样不仅不会引起皇帝的不满,反而更显亲近。
听严珅这么说,皇帝哼了一声,道:“算你说的有理,起身吧。”
在严珅起身后,皇帝却叹了一声,说道:
“这一趟你在荆州府的所作所为,其实朕早也知晓,你能如此懂事,明白大局,朕心甚慰,然而你在荆州府治水虽说辛苦,但朕在京中却也不容易。朕想要南巡的事情,你也听说了吧?”
严珅恭敬的答道:“臣听说了,好像是陛下您有意南巡,然而朝中大臣,却皆是反对,如今这事正在僵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