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贾诩(3 / 5)

今已败,奈何复追?”说:“兵势有变,亟往必利”(《三国志·魏书·传》)。张绣遂听从意见,收集散兵,再行追击,竟将曹操后卫部队击溃。得胜后,张绣问:“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说:“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三国志·魏书·传》)。张绣大为佩服。

建安四年(199年),官渡之战前,袁绍遣人招降张绣,并与结好。张绣准备同意,先于绣坐上对来使说:“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张绣惊惧地说:“何至于此!”并暗中对说:“若此,当何归?”说:“不如从曹公。”张绣说:“袁强曹弱,又与曹为仇,从之如何?”说:“此乃所以宜从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三国志·魏书·传》)!张绣从其言,于十一月率众归顺曹操。

张绣的归顺使曹操在官渡之战中避免了两面作战,所以曹操闻后大喜,亲自接见,执其手说:“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三国志·魏书·传》)。遂拜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同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

时冀州尚为袁绍所占,便留参司空军事。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后曹军军粮方尽,曹操便问计于,说:“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三国志·魏书·传》)。曹操称善。十月,袁绍又遣淳于琼率兵万余护送军粮,至距袁军大营40里的乌巢(今河南封丘西)。此时,许攸闻其家属犯法下狱,愤然投奔曹操,献计偷袭乌巢。众人皆疑,只有与荀攸力劝曹操,曹操欣然采纳其计,率军出击,大败袁军。河北平定后,曹操领冀州牧,迁为太中大夫。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攻破荆州,想乘机顺江东下。劝阻说:“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士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三国志·魏书·传》)。曹操不从,结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