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倒背如流,可惜却读了死书,为人不知人情世故,经常得罪于人,或被人所骗而不自知。”
“近日这亲戚家里出了变故,便把人送到了我家里,他家长辈临终前嘱托我看顾好他,并要我教他为人处事之道,但是我却是个粗人,虽略懂几字,却始终没有个头绪,所以想请你帮我整理一些出来,当然,也不能让先生白忙乎,事后我会给你报酬的。”林易补充道“原来如此,只是不知该如何书写,公子可否举几个列子,老道也好依着例子。”
林易想了想说道:“比如说,我想要到外地去游玩一下,这中间需要准备一些什么?”
老道捋了捋胡须道“如果不怕强人的话,只需带足盘缠与干粮,还有县衙里开具的路引,有了路引就可出城。”
好!林易双手一合高兴道:“就是这样,先生只把这条写上,写上十条就是一文钱,一些老百姓寻常知道的,也都可以写上,还有,对一些人该有的礼节,只要你能想到的通通写上去,就算是去客栈开个房间需要多少钱,你都可以写。”
这老道面现犹豫之色:“公子所说倒是简单的紧,只是最近笔墨纸砚颇贵,十条一文的话有些如果是五条的话倒还可以。
好吧,五条就五条,林易急于了解这时代的规则,懒的讨价还价,顺手指了指附近几个代写书信的穷书生道:“五条为一文钱,重复的不算,一个时辰后我就要来取了,给你的时间并不富裕。所以你可以找那几个穷书生过来帮忙,至于多少条一文钱,你可以自己看着办,懂吗?
“多谢公子提醒,老道会心一笑,向林易打了个稽首。”
将桌上的订金留给老道士,林易就带着小七逛起了集市,在路边小摊上给小七买了倆块糕点,小姑娘可能是饿久了,抓过糕点,拳头大小的糕点,三两下就被她给解决了,林易不敢给她多吃,一下子吃太多对身体不是很好。
一个时辰便是两个小时,为了消磨掉这俩个小时,林易漫无目的地在集市里瞎晃悠,直到在街头拐角处,看见一座大房子前挂着一个招牌,上书“庆丰粮仓”几字,人是铁,饭是刚,一顿不吃饿的慌,自己竟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林易想也不想便带着小七进了米店。
米店内,两个活计抬着一杆大称正称着重量,店掌柜热情介绍着:“客官可还需要些别的,我这有一些用米做的米糕,还有米饼,小孩子都很喜欢的,客官要不要先尝尝?”说完瞧了眼林易身后的小丫头。
说到吃的,小丫头眼神亮了亮,满眼希翼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