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长得天庭广阔,地阁方圆,俊秀异常,举手投足间无不从容大气,他左手牵一个粉雕玉凿般的小女孩,正在向身后的一个小男孩招手。
长虚不由向后面那个小男孩望去,只见这孩子眉宇间只有五、六岁光景,但长得身量颇高,已如八岁的少年,只见他生得骨骼清奇,虽然年幼,目光却精灵深邃,使人难以测度。
少年旁边的小女孩蓦地看见一个道士,眼珠骨碌碌一转,不禁嚷了起来:
“大哥,有和尚!有和尚!”
少年眉头一皱:
“小影,不得无礼!”
说完拱手一礼道:“小妹年幼,仙长莫怪!”
突然,旁边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李琎匆匆赶来,正好看见这一幕,深为长子知礼而欣慰。
“豫儿,你们回来啦!先带弟妹到自己房里去”
“是!父亲。”少年转身欲走。
“且慢!”
长虚拦住少年道:
“见面即是缘,贫道这里有三块玉,可避百毒,给贤兄妹做个见面礼吧!”
“多谢仙长”,少年口中称谢,手却没接,眼睛看着父亲,李琎微笑着点点头,少年接过玉,牵着弟妹告辞而去。
“王爷好福气,小王爷雍容大气,见腌酸贫道依然不失礼数,看他面相,将来绝非池中之物。”长虚望着少年远去的身影若有所思地说道。
“多谢仙长美言!”
李琎肃然深施一礼道:
“求仙长救我母后!”
长虚微微一笑道:“不妨,只是此处非说话之地。”
书房内,长虚浅浅的喝了口茶,把茶杯放到桌上,看了看李琎,缓缓说道:
“我先前给你的丹药叫碧心丹,乃我终南铁剑观的至宝,有起死回生之功效,可惜炼治太难,现只剩三粒,这两粒也一并给王爷吧!每月一粒,可解太后眼前之危。”
说罢,把怀中玉瓶递去。
李琎大喜接过道:“仙长大恩,无以为报,但凡李琎能做到,尽说无妨,只是仙长说只能解太后眼前之危,不知有何仙方?可去太后沉疴,李琎救祖母心切,望仙长垂怜。”
长虚笑了笑道:
“治本之道,需从长计议,若太后能去心病,可享长寿也未为可知,现在太后应该转醒,王爷可按御医药方给太后滋补,王爷可先去探望太后,贫道暂不离去”。
李琎见长虚并未说死,太后本来已经绝望的病情突然看到了希望,李琎心中激动万分,情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