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十八章 隐士(2 / 3)

李唐传奇 高月 2349 字 2021-08-05

方大师怎么改名了?”

“我想忘掉青城,所以师兄替我改名玄忘”玄忘回答道。

“只是这样一来,主持真的就忘不了青城了”李月淡淡地说道。

“李月道友果然说得妙。”那李泌鼓掌说道,“我早就给玄清师兄说过,名字只是一个记号,和过去没有什么关系,只要你不在意过去,自然就会慢慢淡忘。”

李泌说得性起,索性坐了下来。

“就如李月道友道号李月一样,名字只是称呼,并不代表什么。”

“那倒不是,其实我并非真正的道人。”

“哦!不知两位仙长在何处修行?”

“我们在终南山修道,先生可曾来过?”长乐笑了笑回答道。

“未曾!听说那终南山有个铁剑观,以武闻名,仅一个下院就轰动长安,二位可是在铁剑观修道?”

“不是!李先生也知道长安的武林排行榜大会?”

“整个大唐人人皆晓,我如何不知!”

“那李先生是怎么看待长安的武林排行榜大会的?”长乐试探地问道。

“本来朝廷倡导习武,在四邻不靖的今天未必不是件好事,但现在搞的这些排行、名次则过于花哨,倒象个娱乐形式,夺世人之宠哗,于国于民不是好事,我闻那吐蕃也有比武盛会,形式也差不多,但效果却大相径庭,何也?这就是两者的出发点不同,大唐的比武只是为博世人一娱、取皇室欢悦,然后自己得一个排行的虚名;而吐蕃的比武却是在挑选沙场的勇士,以武立国,但我们大唐却相反,以文取士,以文立国。”

“那李先生是否觉得以文立国并不妥当?”这次是李月问道。

“非也,国以民为本,治民需制度,而制度却要文人来订,由文人去执行,这是历朝历代的共同准则,以武制国者,其位决不会超过三代。只是武乃文之辅,没有武防就好比家有恶邻,却建个没有院墙的花园一般,安能不坏?所以文武相济方才是正道。”

“我们大唐屯兵百万,十倍于吐蕃,不可谓不重武,为何却屡败于吐蕃?这一点,李先生可有高见?”坐在一旁的玄忘也忍不住插口问道。

李泌叹了一口气,看了看李月说道:“这个问题我们大唐每一个读书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李月小友见识精妙,不妨也来说说。”

见李泌用一种非常热切和期望的目光看着自己,李月笑笑说道:“正如李先生所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就把我的一点想法略述一、二。古人说治国如烹小鲜,此话不假,制着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