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问题,她是头大的很。全用来阴|干怕是来不及,只得说,瞧着日头小了,便搁日头地下晒晒。
董娘是第三日来的,她可不是一个人来,还领着好几个婆子一块儿过来,后边还拉来了两车薯瓜。
到了赵家村,刚进村,那是一个人都没瞧见,等来近了陈春花屋里河道边这块,便瞧见了河道边上那一群人都在忙活着洗薯瓜。
陈春花瞧着董娘来了,连忙将她请进了屋里,屋里两间里屋,一间腾了出来给董娘住。
瞧着陈春花这院子忙活的,董娘是瞧花了眼,进了屋后,便让婆子将账本和算盘拿了出来,道。“百尧可是送来了五车薯瓜?”
“是五车!”
董娘点了点头,拨动着算盘珠子,道。“他送来那五车薯瓜总的四钱银,薯瓜可不是搁百姓城这边乡下村子称的,往寥城东边那块儿去的乡下庄子今年的薯瓜收成好,称的薯瓜自然也便宜不少,我这拉来的两车便也是那边称的,你那青城的宅子里边,我还存放了好些!”
陈春花还疑惑薯瓜咋的这般便宜,听了董娘的话便想到,这边的村子今年因着涨水才收成不好,薯瓜是种了第二回。
“春花,我刚刚进你这院子便瞧了,怎的不像青城做风扇生意那般将场地整在一块?”
董娘问的,陈春花也想过,她现儿还缺人手的很,等再过一阵,等这粉条生意做开了,便将河道边那边自个屋里的土地全用来忙活粉条的事儿,薯瓜也都收了,地里没紧着种啥,倒是那块儿的地不光是她屋里的,这事儿还得往后说!
“先不慌这事,我有着打算,等生意做开了再说!”
“行,粉条可是整出了多少?何时能起手卖?”
“估摸这两日后!”明日便能开始漏粉了,晒粉条的法子,便是做了好些桩子,搭上竹竿就搁外边晒。
随后,陈春花便拿出了自个的账本,瞧着董娘道。“我现下便将做粉条买来的用具与你说道一声,光是那些缸子,便花了十一两,这个你能点着数,缸子都摆着,另着,大锅有二十多口,七两,漏粉筛子倒是我屋里人忙活的,倒也算了,还有那布袋子用的布料钱...”
至于用来切薯瓜的刀,这算不上,忙活切薯瓜的都是从自个屋里带这家伙物什过来的,也是省了这银钱!
总的算下来,这一起手忙活,便花上了三十几两银钱,董娘便是将陈春花说道的一一记上了数。
水缸里沉淀的红薯淀粉也都空了出来,第二日便开是漏粉了。
陈春花、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