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十九章 埋汰(1 / 3)

有户农家 木儿呆 1927 字 2021-08-04

?

在文弘三人出了书局,赵康南才又重新进了求知书局。囊中羞涩,看着文弘三人捧着最新最热的几撂手卷,赵康南眼都红了。

倒不是文弘运气好,这样都能碰上赵康南,而是赵康南借着买书,在那儿偷偷翻看。他因着路上来的晚了,客栈早早地被人订完了,转而只能借居在镇上的人家,自然,价格却是比客栈贵上了许多。

他已经考了三次了,如果这次还不能中举,他家怕是再也没有能力可供得起他了……

想起临行前,他娘变卖了压箱底的嫁妆,还有亲戚凑起的银子,怀揣着二十两银子,发誓定要中举!他家没有田产,这些年卖的卖,当的当,都已经给他花费地差不多了……

“南啊,娘这嫁妆也就最后一根簪子了,你这次要是不成,咱就务实些,不肖想不属于咱的,咱回来跟你爹学做面……听说灵州城的夜市,生意很好,咱就摊子摆那儿去……”

不,不!他已经是秀才老爷了!怎么能回去跟大字不识一个的人一样,出摊卖面!算命先生说过,他是个有福之人,以后大小都是个官!

东望巷,是在灵州城的东首,那里可都是三四进的大院子,住着灵州城里的殷实之家。

赵康南对东望巷这么清楚,是因为前几年,一个同窗举家从东望巷搬了出来,搬到了南穿巷,靠近西巷,却也算是在南巷的主路上,却是被那些个同是住在灵州城里的学子好一顿嘲笑。

那是,他也跟着笑了笑,虽说是不太明白,后来,偷偷问了个性子好的,才算是了解。

他因着知道文弘兄弟俩的底细,也知道这俩人是住在沛河镇的一个小村子里,不过瞧着这俩人身上穿的都是时新的样式,每年换季,总会贴上一两套衣裳。

到了冬季,也会跟灵州城里的那些少爷一样,能穿得上狐皮,还是一模一样的两件,兄弟俩人一人一样。灵州城的冬天很冷,书院又是在郊外,屋子里的炭都是要自个儿买的。

他,赵康南,还有很多学子,冻得哆嗦地在屋子里捧着书,看一会儿,揉一会儿冻僵的手。可是,文弘俩人的屋子里,烧的却是银丝炭,听说烧起来看不见半点儿烟丝。

一些平日里跟文弘说得上话的,纷纷厚着脸皮到他那屋去取暖。听说,只要不说话,晓晨就不会有意见,任由旁人取暖看书。

赵康南嫉妒地都快发疯了,乡下的土包子居然比他用的好,穿的好!文弘的学识根本就没法子跟他比,凭什么能用得起这些!日日享受,却比不上他!他不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