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49章 港人爱港(2 / 4)

策划人生 齐妙 2906 字 2021-08-04

角度评价整桩收购案。包玉冈入主会德丰,还是七大巨头进攻怡和、唐赫得直捣置的,都只是商业行为,而不是香港部分亲中传媒和内的舆论所称的“不畏不可一世的英资集团,大长中国人志气”,“向苟延残喘的英殖民经济势力发起总决战”云云。

他不是不喜欢“当代民族英雄”的大帽子,只是。天下哪个做卧底的愿意被人当众拆穿“其实他是警察”?

离九七还有十几年,他的“亲英”标签,他跟港英政府的良好关系还有大用。不是人人只要有俩钱都能从政府手里接过银行的,否则黄庭方也不用专程跑来香港只为跟他吃顿饭了,还是借着女儿的面

所以才有他之前不知天高的厚的骄傲自负,以及林林总总各种不靠谱的行径言论,总之一句话:锲而不舍的自毁形象。他最多就是个好大喜功加上运气不错的商战高手,绝对不是什么民族斗士。

而今天请大家来喝早茶。最初是霍野田的建议:堵不如疏。他再想把自己扮成一无是处的二世祖已经不可能,不愿做民族英雄也罢。“港人爱港”永远不会错,而且不至于跟政治沾上太多关系。

于是,已经成为香港传统标签的莲香楼就成了不二选择,也为事后的媒体评论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切入点。《信报》就是这样说的:

“决定传统英资豪强怡置未来归属的终极谈判,的点却选择在香港最具本的风情的粤式茶楼,有意无意的充满了象征性的意味。

尤其,参予其中的还有来自南洋、份属过江龙的信和置业,而第一大英资集团汇丰银行亦站在华商这边鼎力相助,更是明白送出信息:与其说这是华资与英资之间的攻防战,不如说是本埠财团对香港前途的信心之争。”

《工商日报》则干脆直接回顾了一大段包玉冈在入主九龙仓之后不久在香港记者俱乐部发表的讲话:

“我想你们其中必然有人会对我参与某些本港的产公司活动感到兴趣。让我告诉你,我参与的产活动,并非因为我想与传统的英资洋行作对,而是像香港其他大多数人一样,我对香港的前途充满信心。

控制权从一个环节转到另一个环节,或者从一个集团转到另一个集团,只是表示某些由于商业上成功带来的资金需要另寻出路。

因此,假如香港的纺织、船务或者银行界收购其他的方的资产或企业,那也只不过反映了香港的经济力量,以及我们已经进入跨国企业的行列。”

《南华早报》则秉持了一贯的态度,对亲中传媒“民族之役”的说法嗤之一笑,也不列举几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