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百二十章 社会组织(2 / 5)

,太轻视有很强学习能力顽强不屈的中**队了,不是所有人都是张学良、宋哲元、韩复榘的,压力越大抵抗越强烈。

现在的日本军队30万受过严格军事训练和军国主义思想教育的老兵还剩多少?平型关时我军只抓住了10几个俘虏,可现在粤东有五千、徽州有两万,绥远有三万,说明什么?兵员素质下降、战斗技能不足、意志下滑,这样仓促拼凑起来的军队有多少战斗力?

藤堂和众多日本军官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尖锐的分析,过去他们也和大多数人一样深陷在帝国威武皇军必胜的梦境中。从来没有想过自身存在着如此可怕的危机,想出一千个理由试图反驳陈海松,可人家有理有据的分析都是现实存在的,不免忧心忡忡,饭也吃得没滋没味。匆匆告辞,在马文刚陪同下与楼下的军官会合赶到各个俘虏营宣布投降决定。

宴会厅里。已经吃饱的叶飞手里把玩着邻座鬼子中佐参谋官奉上的指挥刀,抽出来试试刀锋,还真是把好刀。感叹道:“司令员你可真行,我都紧张的要命,要是老小子死不投降咱们还真不好办呢!幸亏你把鬼子唬住了又是特战队又是二团又是舰队的。他要是知道咱们在温州总共就一个团,特战队就十几个人还不得气死呀!”惹得众人一阵大笑。

一旁的参谋长赵凌波满不在乎地说:“怕啥子!大不了把狗日的全突突了,省得还要派兵看管、还要喂他们吃喝,反正温州咱们已经控制下来,不怕龟儿子闻讯赶来报复。”

陈海松扒了几口米饭,喝了口茶水,看了赵凌波一眼,心里很不满意,这个八路军第一批派到新四军里的高级干部曾是115师344旅687团副团长,在张云逸的三支队任参谋长,陈海松来到七战区后对这个皖南事变后投降、死心塌地为军统效劳后来被处决的高级干部做了细心观察,发现川军出身的此人确实军阀气息浓厚、爱摆老资格、计较职位高低,理想不坚做事冲动,政治军事素养都很一般,在扩编中安排在叶飞的二师当参谋长。

第三支队当时只有五团、六团,分别扩编成新五军的一师二师,两个团长饶守坤、叶飞都当了师长,他这个支队参谋长反而成了师参谋长,好大的不高兴,闹着要回115师去。

陈海松狠狠批评了他的个人主义思想、不顾大局的自由主义倾向、不认真学习、业务能力低下的凭资论辈的工作态度,告诉他要么扎扎实实干好本职工作,用勤奋能力赢得上级的信任组织的提拔,要么离开革命队伍,八路军需要的是无私无畏的革命者,不养闲人。

赵凌波虽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