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百二十四章 踏足不列颠(3 / 4)

西北工业区可以说是建立在一片沉睡万年的不毛之地上的工业基地,一切都很原始,没有道路、电力、水利设施,没有汽车、吊车等起重设备,劳动工具只有撬杠、箩筐、铁锨、铁镐、绳索,所有的建设者面临着高强度、高风险的矿山采掘、劈山修路、修建水电站、肩挑背扛运输各种矿石、设备,全手工安装设备等繁重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忍受风雪严寒、炎热酷暑、飞沙走石的恶劣天气。与其说是搞建设不如说是在服苦役。哪里是去享福啊!

如果那么舒服,斯大林会把他视为敌人的两百万人送去包头、酒泉?我只是不想让那里的落后破坏你对中国的良好印象。不瞒你说,第一批20多万苏联人剩下的已经不多,后来去的一百多万也和被俘虏的日本士兵一样大量地自然减员,那里的建设需要更多地劳动者。

苏联的政治犯可以这样消失,犹太人也可以这样最终解决,毕竟这些有知识有技术却在德国毫无作为的人默默地死去,对德国、对中国、对他们自己都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再者说德国关押这些发挥不出任何作用的人。既要派出专门的人员管理还要为他们准备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且据我所知这个群体超过了六百万,消灭他们要背负道义的谴责,我总觉得德国不应该在他们身上浪费太多的精力和资源,交给我们最终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

冠冕堂皇地说了半天,这才说出你的真正目的,是想雇佣廉价的高素质建设大军,而且死了也不需要赔付、抚恤的死囚犯,真是够精明的,希特勒不动声色地说出自己的想法:“那倒是可能的。蒋介石先生搞了四五年建设还是白纸一张,可见在中国发展工业的艰难。你的愿望是好的,可显然超出了你们的能力许可,那些可怜的政治犯死在异国他乡有些冤啊!

我并不认为在西北建设工业基地是明智的选择,那里毫无工业建设所需要的一切便利条件,当然有了政治犯和犹太人的生命铺垫或许真能被你搞成。我想问的是你建设这个工业基地除了对付日本人还有什么战略规划?我是说你对苏联霸占你们国土持何态度?”

开始讲条件了,只要动了心就好谈下去,陈海松松了口气,想了下说:“中国近百年来屡次遭受西方列强以及日本的侵略根本原因在于沉湎于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中,没有现代工业强化国家的实力和军队的战斗力,无力阻挡现代军队的进攻,始终被动挨打。

沉重的教训唤醒了沉睡的中国,发展工业、扩充实力成为民族主义者的共同心声,我也是其中一员,来到苏联、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