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十七章 独立一团(3 / 4)

“好是好,技术流失在满洲民间,你老不是白辛苦了吗?想学可以,要交费!”

“改进技术不就是为了增加稻谷产量吗?满洲人种得多、产得多,咱们不就收的多吗?最终受益的还是帝国吗!我们则集中力量研制优良品种,试验新的种植方法,如此一来我们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他们只是出苦力替咱们种而已,你担心什么?

还有一条,叔叔不能不说。你现在掌管一省之地,驭下需要宽严相济,切不可盘剥过甚,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终难长久,适当宽松有利于相互信任,支那人相对柔弱,能够生存下去谁都不会冒险造反的。咱们对满洲要有长久之策,不能只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搞得民不聊生、暴动不断,前辈们的努力就全白费了。你要眼光长远、谋求得应该是滨江社会稳定、民族融洽、经济发展。”

“叔叔教训的是,侄儿受教了。我也在反思热河的经历,杀得够狠够多,管理的够严够苛,仍然是遍地的反抗。我总结以为那里靠近关内,支那八路军势力已经渗透进来,另外就是你说的太过严厉了,千里无人区,百万赤贫户,无法生存只好铤而走险。以后在滨江我会注意的。你这里还需要什么物资支援吗?”

“我的愿望是扩大种植面积,要扩大生产规模,就要修建很多拦水大坝、引水渠、温室,这需要大量的钢材、水泥、玻璃等控制物资,民间很难得到。我希望五常县自己建一批这样的生产企业,原材料当地可以解决,商会的朱会长也很有热情,愿意出资办厂,主动给咱们一半的红股,你看能不能获得批准,采购设备需要经过哪些部门,办理哪些手续?”

“嗯,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滨江省、三江省、兴安北省都在修建边境工事,需要大量水泥钢材,上边巴不得就近生产呢。叔叔就不用操心了,我会命令民生处、工商处尽快请示,批准后抓紧联系设备厂家,估计两个月内会有结果的。”

“好,我就通知朱会长筹集资金,不过北满地广人稀,办厂人力会不足,不行就到华北区招募一些,听说那里地少人多,条件开高点肯定有人来。”

当天下午,在拉林镇福缘酒楼,朱福三会长在自家酒楼、使用自家酿造的白酒设宴款待省市县里来的日满高官和各屯镇的乡绅名流。

田中玖此行见到了久别的叔叔、观看了高产水稻的种植、收到了朱会长赠送的厚礼很开心,举着酒杯对五常的社会、经济建设给予较高评价,称其为滨江省的模范县。对新的水稻种植技术寄予厚望,要求五常县各乡村都要派人来农场学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