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在全世界范围之内拥有数十处海外领地与海外属地,如果这些地区都以**成员的形式加入了全体成员国大会,那么新成立的国际机构中,有一半以上的成员都在帝国的控制之中。如此一来,新的国际机构就将成为帝国的“外阁”。
最终,同盟国集团就成员身份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
即,只有拥有**政权的国家才有资格成为正式成员,而任何国家的海外领地,海外属地,乃至拥有**行政权,却不具备**外交权与军事权的联邦主体成员都不能成为正式成员,但是可以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于讨论国际事务。
谈到最后,所有问题再次与帝国的重建援助挂钩。
因为所有成员国都需要是**国家,所以帝国只承诺向**国家提供战后重建援助,而不向非主权地区提供援助。
可以说,这是引爆战后**风潮的关键原因。
按照当时的协议,像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乃至被肢解的二个俄罗斯,因为都不是**国家,所以都不能从帝国获得战略援助。
战后,这些地区都先后脱离其宗主国,宣布**。
也正是如此,俄罗斯民主共和国在德国与意大利的暗中支持之下,与战后的第二年就宣布**。随即,帝国与土耳其也达成协议,在合并了占领区之后,组建了俄罗斯联邦共和国。
当然,谁也没有想到,这最终也瓦解了帝国的殖民体系。
在萧鼎昆最初确定这项政策的时候,认为帝国可以绕过相关协议,帮助海外领地进行战后的重建与经济建设工作,从而确保帝国海外领地继续由帝国控制。实际上,战后帝国确实向海外领地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帮助其发展经济。可是,随着**风潮迅速刮遍全世界,**思想迅速蔓延,到战后二十年左右,帝国的海外领地就纷纷宣布脱离帝国,**成为主权国家。
也正是如此,使帝国在战后陷入了长期的地区战争之中。
为了镇压海外领地的**活动,帝国在战后并没有真正获得和平,而是不断的应付着各个地区的**活动。在坚持了十多年之后,帝国终于不得不放弃传统思想,转而承认**国家的地位。
结果,萧鼎昆在战后建立的新世界体系,仅仅维持了不到三十年,就因为世界各地的**风暴而土崩瓦解。以德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也借助这波**风潮,迅速向外扩张,并且发展壮大,并且再次具备了与帝国抗衡的实力。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萧鼎昆在这个问题上做得有点过火,最终玩火**,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