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得使用复合穿甲弹。才有可能打穿工事外地钢筋混凝土。按照海军地测试。三百毫米复合穿甲弹对五米厚地钢筋混凝土地穿透距离为一万四千米。而对二点五米厚地钢筋混凝土地穿透距离为二万二千米。如果考虑到炮弹地着弹角度。那么只能在一万一千米左右地距离上才能打穿美军工事地正面。几乎不可能打穿工事地顶部。
另外。永备防御工事地内部空间比战舰地炮塔大得多。且内部结构复杂地多。
三百毫米复合穿甲弹地装药量只有可怜地数公斤。即便在工事内部爆炸。也难以确保彻底摧毁。而穿甲弹没有预制破片地型号。且在对付战舰地时候。弹片与炮弹地威力没有太大地关系。所以穿甲弹形成地弹片都比较大。对人员地杀伤效果并不理想。加上工事复杂地内部结构。很难用穿甲弹杀伤工事内地所有人员。如果运气不太好。甚至难以直接摧毁工事内地重型火炮。
相反,这些问题对四百五十毫米舰炮来说都不存在。
即便在二万五千米的距离上,四百五十毫米复合穿甲弹也能轻而易举的击穿五米厚的钢筋混凝土,也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打穿美军工事的顶部。另外,四百五十毫米穿甲弹的装药量达到了四十七公斤,爆炸的威力是三百毫米穿甲弹的数倍。
最重要的是,在对付美军工事的时候,甚至不需要使用穿甲弹。
在帝国海军的测试中,使用四百五十毫米半穿甲弹,即便不能打穿美军工事外的钢筋混凝土,其上百公斤的装药量也能保证炸塌工事,或者破坏工事的结构,导致部署在工事内的重型火炮难以发挥作用。
实战中,战列舰一般都用半穿甲弹对付永备工事。
另外,就是拥有五十倍身管的四百五十毫米舰炮在相同的条件下,炮击准确性要比三百毫米舰炮高一个数量级。如果战列舰处与停泊,或者低速航行状态,且天气状况比较好,就算那些初次操作这些舰炮的炮手也能准确无误的打中目视距离内的固定目标。而在帝国海军的测试中,即便由雷达
击,在自身以十六节速度航行的情况下,“海军元帅舰对二十公里外以同等速度同向航行的大型战舰的命中率也在百分之五以上,如果炮手有足够的经验,甚至能够将命中率提高到百分之八左右!
当时,白佑彬也想知道“海军元帅”级战列舰那九门主炮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在四日下午的战斗中,四艘战列舰轮番上阵,开始用重炮为美军的岸防工事点名。
当然,结果多多少少让白佑彬有点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