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岛的方案肯定有可行之处。
问题是,斯普鲁恩斯只是从军事角度,甚至可以说只是从战术角度考虑保卫夏威夷群岛的作战方式,而没有从其他角度看待问题。
比如说,丢掉中途岛,会对美军在北太平洋上的防线产生多大的影响。
当时,不管是尼米兹,还是金上将,乃至马歇尔等陆军将领都一致认为,丢掉了中途岛,就必然会丢掉整个夏威夷群岛。
放开一点看,这些美军高层将领的顾虑并不什么有道理。(全文字小???,?在文.??)
即便美军全部收缩到瓦胡岛,并且在保卫瓦胡岛的海战中击败了帝国海军,可美军也会损失掉所有的主力舰。到时候,在战场上唱主角的就是大型巡洋舰,以及巡洋舰,驱逐舰这类舰艇了。
而在当时,帝国海军的大型巡洋舰数量超过了一百艘,而美军仅仅只有不到五十艘。
辅助战舰方面,帝国海军也远远超过了美国海军,且单舰的战斗力更是远胜美国海军的同类战舰。
如此一来,帝国海军可以在占领中途岛之后选择逐步推进的战术。
沿途为辅助战舰建立前进基地,从而最终将战线推进到夏威夷群岛东部。而在半年之内,美军最多只能获得四艘新式战列舰,而帝国海军在年底之前就能获得至少十二艘战列舰。进入七十七年45年),帝国海军第一种配备了四百五十毫米重炮的超级战列舰将陆续服役,而到时候美国海军最多只能获得仍然使用十六英寸舰炮的“蒙大拿”级战列舰,其配备十八英寸重炮的战列舰最快也只能在七十八年46)下半年服役。
毫无疑问,无法承受损失的不是帝国海军,而是美国海军。
再从政治角度来看,放弃澳洲大陆,等于美国主动宣告输掉了太平洋战争。美国要想在扭转战局,就必须做好二件事情,一是继续在太平洋战场上拖住帝国海军,二是在北大西洋,乃至欧洲战场上发动战略进攻。
要达到这二个目的,美军就不能在太平洋上与帝国海军打一场决定性的海战。
或者说,不管帝国海军承担了多大的损失,只要能够全歼美军部署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主力舰,就可以毫无忌惮的向北大西洋增兵,从而彻底打垮英国,获得北大西洋战争的胜利,为合围美国奠定基础。
到时候,美国不但会彻底失去制海权,还将失去反败为胜的最后机会。
如此一来,别说尼米兹不会采纳斯普鲁恩斯的建议,恐怕美国海军部长,以及美国总统都不会让斯普鲁恩斯“蛮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