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水平装甲。另外一枚穿甲弹落在了二根烟囱之间的甲板上。击穿了露天甲板之后在距离鱼雷发射器仅仅只有五米的的方爆炸。万幸的是。鱼雷发射器里的鱼雷已经被送回了鱼雷舱。没有产生殉爆。不然“海龙”号将被这枚穿甲弹。或者说殉爆的鱼雷彻底炸毁。
六点五十分刚过。美军火力支援舰队也转向到了四十五度。
美军火力支援舰队延迟五分钟转向。明显是想逼近第11-2主力编队。缩短交战距离。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之前的战斗中。美军火力支援舰队的炮击命中率明显不如第11-主力编队。结果其兵力优势并没有产生多大的作用。在此情况下。只能缩短交战距离。提高炮击命中率。才能将兵力优势发挥出来。
随着美舰队完成转向。双方的交战距离从二万五千米左右缩短到了一万七千米左右。
抓住美军火力支援舰队转向之后需要重新测算炮击参数。重新瞄准目标。不能立即开火的机会。第11-2主力编队在接下来的三轮齐射中打出了非常漂亮的成绩。
首先是连续击中“多米尼加”号三次。导致该舰上燃起了大火。并且导致该舰左倾。
紧接着。又连续击中了“多米尼加”号至少四次。
从了望员汇报的情况来看。到此时“多米尼加”号至少挨了十二枚穿甲弹。舰体已经严重左倾。即便向右侧舰体注水。也难以使战舰恢复平衡。也就是说。即便“多米尼加”号此时撤出战场。也难以返回珍珠港。
莫怀成及时的调整了目标。
结果。在第三轮齐射中。三艘大型巡洋舰又打中了四号目标舰。即“古巴”级的“巴拿马”号二枚穿甲弹。其中一枚穿甲弹落在了A炮塔上。摧毁了该炮塔。另外一枚穿甲弹落在了舰桥的左侧。即便没有击穿司令塔外面的装甲。也肯定使该舰丧失了最重要的指挥系统。
美军的反击来的非常快。而且非常猛烈。
六点五十七分。“海龙”号又被三枚十二英寸穿甲弹击中。
这次。“海龙”号的运气就没有那么好了。一枚穿甲弹报销掉了改舰的乙炮塔。并且导致舰桥受损。另外二枚炮弹都落在了舰体右侧中部。而且都穿透了水平装甲。在舰体内爆炸。在舰体上炸开了二条各长十多米的裂口。导致舰体右侧近三分之一的舱室进水。
三分钟后。莫怀成下令让“海龙”号撤出战斗。
只是。当时该舰代替秦孝东指挥作战的大副已经阵亡。二副还没有到达后舰桥。所以莫怀成的命令并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