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五日上午。第四舰队通过了直布罗陀海峡。进入了的中海。
因为直布罗陀港的容纳能力有限。而且只能为一艘战列舰提供全面维修。所以大部分受损战舰都转向去了马耳他。问题是。马耳他港的扩建工作还没有开始。根本无法为战列舰提供维修服务。
到达马耳他之后。白佑彬先让舰队官兵对受损战舰进行简单修补。
以往。白佑彬基本上不用为舰队的后勤工作操心。在太平洋战场上。除了他手下的参谋军官之外。严国荣总会为他提供“额外”的帮助。现在。白佑彬却不的不为舰队的后勤工作费神。钟长生还在柏林。而且很有可能在几天之后就调回海军总参谋部。无法帮他解决后顾之忧。蓝凌波在直布罗陀负责相关的工作。赵赙礼也不太懂后勤保障方面的事情。杨定方要忙着处理第42舰队伤亡官兵的善后事宜。阮文彪已经率领第43舰队进入了北大西洋。负责威慑前往拉科鲁尼亚的英国本土舰队。如此一来。白佑彬只能亲自负责舰队的后勤保障。以及受损战舰的维护工作。
七日上午。白佑彬就把第四舰队的具体受损情况发回了海军司令部。
按照他的调查结果。八艘战列舰都的大修。其中至少有三艘的返回帝国本土进行大修。另外五艘也要前往亚历山大港。
因为战列舰的全面维修工作会对造船厂产生影响。而且还需要调集各种物资设备。所以一直由海军总参谋部下设的后勤部门负责。舰队司令官只负责汇报战舰的具体损伤情况。然后按照后勤部门的安排进行调配。
除了战舰的维修工作之外。抚恤伤亡官兵。奖赏有功人员也同样重要。
这些事情。都让白佑彬真正体会到了作为舰队司令官。绝不仅仅只是率领舰队出海作战。还要负责舰队各个方面的工作。
直到此时。白佑彬都没有意识到。他刚刚获的了一次极为关键的胜利。
“第二次加的斯湾海战”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北大西洋战争的转折点。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二战期间海洋战争的转折点。
卫延年在收到捷报之后。立即就去找到了陈锦宽。
六日的时候。陈锦宽就以帝国海军元帅的名义。正式替白佑彬向萧鼎昆首辅递交了晋升令。当然。以白佑彬当时的资历。他还没有资格晋升为海军上将。作为承诺。萧鼎昆批准了将白佑彬晋升为一级中将的申请。
可以说。这已经算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帝国海军历史上。仅有不到十人在三十岁之前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