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一卷 战略转折 第六十二章 承前启后(3 / 4)

巨浪 闪烁 3172 字 2021-08-04

超过了一千七百吨。炮塔与扬弹机构。以及弹药舱为一个整体。由一台三百五十马力的液压马达驱动。可以达到每秒四度的水平旋转速度。

整体炮塔可以使扬弹机构进一步简化。减少了出故障的几率。

问题也同样突出。即炮塔地旋转机构相对脆弱。基座本身就承受了炮塔的重量。如果被穿甲弹击中。在巨大的冲击力作用下。很容易损毁。从而使炮塔丧失作战能力。

相反。“省”级战列舰采用了分置式炮塔。弹药舱并不随同炮塔一起转动。

这种设计方式的弊端也很明显。首先会使扬弹机构。以及弹药舱内地输弹机构更加复杂。容易出现机械故障。另外。要求炮塔与弹药舱地结合部位极为紧密。增加了制造与加工难度。当然。好处同样明显。即炮塔可以做得“轻”一点。在使用相同承重能力的基座时。其基座的亢余度更大。即便被穿甲弹直接命中。也不一定会受到严重损伤。

两种不同地设计方式也体现出了美国与明帝国的工业实力差距。

采用分体式炮塔。必须具备大尺寸零部件精确加工的生产能力。需要更大的水压机。以及精度更高地机床。如果没有相当的工业实力。就只能采用整体式炮塔。避开分体式炮塔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打到这个时候。“吉林”号与“缅因”号可以说是不分上下。

虽然“吉林”号占有一点优势。但是并不明显。由此也可看出。“衣阿华”级与“省”级战列舰地性能确实在伯仲之间。很难分出高下。

另外。“缅因”号上地美军官兵明显不如“肯塔基”号与“路易斯安那”号的官兵。

从炮击命中率上来看。“缅因”号地命中率不到百分之一。而“路易斯安那”号的命中率超过了百分之三。“肯塔基”号地命中率也接近百分之二。

同样的。“吉林”号的表现也不如“广东”号与“江苏”号。

打到七点之前。“吉林”号挨了六次。击中对手九次。

这个战绩不算好。也不算差。

与“广州”号相比。“吉林”号受到的损伤要小得多。除了右侧的二座副炮炮塔。以及四座速射炮炮塔被毁之外。并没有多大的损失。九门主炮都在继续作战。火控设备也没有受到损伤。舰桥内的指挥系统也安然无恙。

只是。“吉林”号的命中率就低得多了。

最关键的是。打到此时。“吉林”号只让“缅因”号的B炮塔丧失了部分战斗力(因为炮塔卡住的位置正好使其炮口对准了“吉林”号。所以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