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有三艘,或者四艘主力舰。不可能四部雷达都出了问题吧?
那么,第51特混舰队为什么要向西北转向?
疑惑归疑惑。确定美军第51特混舰队地航线转到了三百度之后,白佑彬立即联系了正在“太宗”号上“协调”的蓝凌波,要求第11-2主力编队尽量把速度提高到三十节。争取趁美军转向之际追上去。
与大部分人猜测的不一样,白佑彬并没有安排蓝凌波去指挥第11-2主力编队。
作为一个刚刚上战场的军官,蓝凌波还没有资格指挥一支拥有四艘战列舰的主力编队。即便他是白佑彬的铁哥们,白佑彬也不会拿帝国海军最宝贵的四艘快速战列舰让蓝凌波“练手”。蓝凌波的身份只是舰队协调员。即负责将白佑彬地命令准确无误的传达给第11-2主力编队的指挥官。至于编队指挥官怎么做,蓝凌波就没有发言权了。
可是,第11-2编队地实际情况却让白佑彬有点失望。
因为“太宗”号在“巴拿马湾海战”中挨了一炮,所以其最快速度只能达到二十八节!
别看只有二节的差距。这几乎影响到了白佑彬的整个战术安排!
美国海军的两级快速战列舰地最高速度分别是二十八节与二十七点五节。经过几天的追逐,白佑彬基本上可以断定。美军快速战列舰已经不是满载状态,只要动力设备正常运转,就能够达到最快速度,或者接近最快速度。
在第一舰队逼近的时候,第51特混舰队的速度就提高到了二十七节。
也就是说,第11-2主力编队地速度仅比敌人快一节。同时,第11-1主力编队的速度也能得到二十八节。
如此一来,第11-2主力编队就不能像白佑彬之前所预料地那样,将美军第51特混舰队赶到第11-2主力编队的炮口上来。结果,很有可能出现某支主力编队单独迎战美军第51特混舰队,而另外一支主力编队要在一个半小时之后才能赶到的不利局面。
缩小包围圈?
白佑彬可不想在这个时候缩小包围圈。如果不能形成合围的态势,美军第51特混舰队可以采取“打打停停”的战术,迫使第一舰队放慢速度,从而迅速拉大距离,将包围战转变成追逐战,而且是极为漫长的追逐战。在这种情况下,恐怕第一舰队一口气追到珍珠港,都难以干掉第51特混舰队。
也就在白佑彬感到头痛的时候,“奇迹”再次出现了。
在第11-2主力编队的首舰,即“太宗”号距离美军第51特混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