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塔”号驱逐舰。同时,“格奈森瑙”号被“阿卡斯塔”号发射的鱼雷击中,并且遭受重创。
为了避免受伤的“格奈森瑙”号遭到英国战舰的围歼,马歇尔中将下达了撤退命令。
出港四天之后,德国舰队返回了港口。\
似乎英国海军对这两艘“神出鬼没”地战列巡洋舰恼火到了极点,在两舰返回港口之后,“罗德尼”号战列舰找上了门来,只是没能用其十六英寸重炮教训龟缩在港口内地“沙恩霍斯特”号与“格奈森瑙”号。
为了尽快修好被鱼雷重创的“格奈森瑙”号,帝国还派遣了一批船舶工程师前往德国。
当然,“格奈森瑙”号地锅炉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其在战斗中出的几次问题都差点让这艘战舰回不了德国港口。
从两艘战列巡洋舰之前的行动来看,其主要任务就是破交。
说白了,只有十一英寸主炮的“沙恩霍斯特”号与“格奈森瑙”号也不是英国战列舰的对手,甚至不是英国战列巡洋舰的对手。
同时,破交作战也是德国海军的首要任务。
以当时的情况,北大西洋航线不但是英国的海上生命线,也是俄罗斯的海上生命线。
虽然美国还没有参战,但是随着《租界法案》出台,美国开始向英国、俄罗斯、法国等传统盟国提供各种各样的战略资源。
仅在七十二年(40年)上半年,美国就向英国提供了八百七十五万吨,向俄罗斯提供了四百二十万吨,向法国提供了三百八十九万吨,向西班牙提供了五十七万吨物资,其中既有战略资源,也有工业产品,甚至是大量军事装备。可以说,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法国与俄罗斯,乃至英国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对德国来说,要想在陆地上击败俄罗斯与法国,就得掐断北大西洋航线。
只是,在这个战场上,德国海军面对的不是法国海军,也不是俄罗斯海军,而是欧洲最强大的,即便在全世界范围内都算得上是第一流的英国海军。
当时,包括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在内,德国海军的所有大型战舰都只有一个任务,就是破坏北大西洋上的海运航线。
说白了德国海军已不是上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海军。
如果与英国海军正面交手,即便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服役了,也绝不是英国本土舰队的对手。
只是,德国海军的破交作战收到的效果非常显著。
这并不是说击沉了多少商船,而是将英国本土舰队搞得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