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结果战舰的动力设备占用了更多的空间,以及更大的排水量。另外,“长江”级是标准的四轴四浆推进,而德国的工程师则将其改成了拥有德国传统的三轴三浆设计。
最大问题是,当时德国自主研制的十五英寸舰炮根本无法更上建造进度。
搞到最后,德国海军不得不在这种排水量超过三万吨的主力舰上配备十一英寸的舰炮,典型的“大舰小炮”。
大概正是如此,德国海军才在这两艘战舰还未开工建造的时候就着手研制更大的战列舰,即“俾斯麦”级战列舰。而“俾斯麦”级的排水量超过了五万吨,却只装备了八门十五英寸舰炮。同一时期,帝国“皇帝”级战列舰的排水量只有四万多吨,却装备了九门四百毫米主炮。另外,“皇帝”级在速度,防护,乃至舰体设计方面都远远超过了“俾斯麦”级,其战斗力比“俾斯麦”级高出了至少百分之三十。
显然,德国的战舰建造能力与帝国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小。
只是,“沙恩霍斯特”号与“格奈森瑙”号仍然被英国海军当作眼中钉,肉中刺。这两艘战舰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英国海军那根紧张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