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能够占领长崎港。并且保存长崎造船厂地基础设施。就能在这边建造陆战队需要地各类舰艇。当然。如果能够保存长崎地重要工业基础设施。比如钢铁厂、汽轮机厂、锅炉厂。陆战队甚至能够就近获得建造各类舰艇所需要地原料与设备。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陆战队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
十五日,做好了充足准备。并且在数次“劝降”无果之后。陆战队向长崎港推进。同一日,第13舰队到达,为陆战队提供直接炮火支援。
第二天,在海上活动了近三个月的第11舰队离开战场,返回那霸。
相对而言,第11舰队的“出动”时间并不算长。按照海军的标准,主力舰队在海上的持续活动能力都在半年以上。只是,第11舰队在这两个多月地时间内,一直在执行战斗任务,几乎没有放松地时间。
持续的作战任务对官兵造成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不说别的,一直处于战斗状态之下,官兵的日均上岗时间超过了十二个小时,而且随时得做好战斗准备,不但身体极为疲惫。精神也非常紧张。即便是再优秀地军人。经过近八十天的折腾,也会筋疲力尽。
第12舰队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因为大村方向的日军还在蠢蠢欲动。第12舰队不得不留下来,为陆战队提供直接与遮断炮火支援。当时,陆战队上岸的三个独立炮兵团,还有师属重炮部队全都投入了进攻长崎港的战斗,第13舰队的那些驱逐舰又不足以完成炮火遮断任务,所以第12舰队必须留下来,坚持到陆战队占领长崎港。
战斗打得非常激烈,日军几乎利用了每一栋可以利用的建筑物。
外围的日军也非常疯狂,几乎每天都会冲击陆战队设在长崎东面地防线,搞得第12舰队不得不轮番上阵,以保持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火力支援。
打到二十日,陆战队的推进距离还不到一千米!
更让陆少丰恼火地是,在这几天的战斗中,牺牲了数百名陆战队官兵,疯狂的日军甚至将建筑物变成了碉堡与陷阱,只要陆战队冲进建筑物就引爆埋设在里面的炸药,与陆战队同归于尽。打到后来,进攻部队不得不让工兵首先确认建筑物内是否埋设了炸药,不然根本不敢轻易进入日军防守的建筑物。
二十一日,陆少丰调整了进攻战术。
当天,第13舰队的四艘驱逐舰冲入了长崎港,并且按照陆战队侦察兵提供的信息,炮击了一些次要目标。随即,陆战队在装甲车的掩护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