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占有绝对优势。只是在狭窄的海湾内。速度优势很难发挥出来。
显然,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
如果说“雾岛”号是一头灵活的豹子,“秦岭”号就是一头强壮的犀牛。
十点十五分,在“果敢”号开火后三分钟,被“雾岛”号压着打了三轮后,“秦岭”号的八门**发出地怒吼吹响了决斗地号角。
与“渤海”号不同。似乎对本舰的速度没有信心,“秦岭”号的舰长并没有让战舰变更航向,而是一直跟随前方的“东海”号前进。同时,八门主炮以平均一分钟一轮的齐射速度向“雾岛”号倾泻着炮弹。
显然,“秦岭”号太老了,根本跑不过“雾岛”号。
同时,“秦岭”号也摆出了拼命的架势。在双方火力相当地情况下,除非“雾岛”号也有拼命的念头,不然就别想靠近“秦岭”号。
实际上。“雾岛”号也确实没有逼近“秦岭”号。
大概是“雾岛”号的舰长友成佐市郎大佐对本舰的防护性能没有把握。所以不敢贸然缩短交战距离。
如此一来,双方的交战距离一直保持在一万米左右。
在这个距离上。双方的主炮都对对手有足够的威胁,而装甲防护反而成了次要因素。另外,双方领队的旗舰都将速度控制在了十五节左右,因此速度性能也成了次要因素。当然,在战术规避中,速度的意义还是非常明显地。
战斗打到十点二十一分,“秦岭”号挨了两枚十四英寸穿甲弹,以及十多枚六英寸炮弹。“雾岛”号也被一枚三百五十毫米穿甲弹,以及数枚一百五十毫米炮弹击中。只是,两艘战舰并没有受到严重创伤,战斗力也没有降低多少。
随着“伊势”号转向脱离编队,“雾岛”号扩大了战术机动地范围。
此时,“雾岛”号的速度优势发挥了作用。相反,“秦岭”号并没有加速,也没有扩大战术机动范围,因为加速后就将冲到“渤海”号与“伊势”号之间,不但挡住了“渤海”号地射界,还将遭到“伊势”号的炮击。
一时之间,“秦岭”号的处境相当艰难。
到十点四十五分,在不到二十五分钟的战斗中,“秦岭”号挨了至少六枚十四英寸穿甲弹,后舰桥被毁,主桅杆上的电眼丙型雷达被毁,主光学测距仪被毁,左舷距离舰首大概七十米处的水线部位被打出了一个大窟窿,相邻三个水兵舱进水。
幸亏“秦岭”号一直以防护能力强而著称,后桅杆上的鹰眼火控雷达还能正常工作。
在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