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号也不用继续打下去,直接挂白旗投降得了。
当然,这个没有得到承认地战果并没有影响“果敢”号炮手的斗志。
当时,也没有哪个炮手知道他打出的炮弹击中了“长门”号。按照一般情况,要到战斗结束之后,舰长。或者舰队指挥官才会在战斗报告中提到各艘战舰的获得的战果。然后再比对各个炮组的交战记录,确认到底是哪个炮组获得的战果。如果无法进行比对,或者无法确定是哪个炮组,甚至哪艘战舰地战果,功劳将记到战舰,或者是舰队的头上。当然,炮手肯定是重要立功人员。
此时,“长门”号基本上离开了背景干扰区域。
随着火控雷达直接为各炮组提供炮击参数,“果敢”号的炮击准确率迅速提高。因为没有直接火力控制通道,所以“东海”号的炮击准确率反而比不上“果敢”号。\\\\\至少。交战距离在八千米以外的情况下,“东海”号的表现没有“果敢”号那么抢眼。
十点二十九分,“果敢”号打出了第七轮齐射。
一次非常漂亮的跨射,六枚穿甲弹中,两枚落到了“长门”号右舷外,三枚落到了“长门”号左舷外,另外一枚则准确的命中了“长门”号一号烟囱倾斜烟道的下方。并且在舰体内爆炸。
最初的时候。“长门”号地一号烟囱是直地,而且为了减少对舰桥的干扰。先安装了排烟帽,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随后将一号烟囱改为向后弯曲,拉开与舰桥的距离。这个设计非常独特,也非常古怪。后来,日本海军原本计划对“长门”级进行第二次大规模改进,包括换新的锅炉,并且将两根烟囱合并为一根烟囱,可是战争迫在眉睫,而且需要集中力量建造“大和”级战列舰,所以两艘“长门”级战列舰的改进工作就拖了下来,直到战争爆发都没有能够进行。“萨兰加尼和巴西兰海战”之后,日本海军再次准备对“长门”号进行改进,可仅仅只换上了高大的塔式舰桥,而没有换上新的锅炉,也没有对舰体结构做大的改动,一号烟囱被保留了下来。
这枚炮弹对“长门”号的破坏并不严重,只在舰体上开了一个直径近十米的大窟窿。
十点三十三分,“果敢”号第九轮齐射又获战果。
六枚穿甲弹中,至少有二枚准确命中了“长门”号。
打得最准地是乙炮塔二号主炮射出的那枚穿甲弹。当时乙炮塔瞄准了“长门”号的“咿”炮塔,这枚穿甲弹就正好打在了“咿”炮塔的炮座上,并且在扬弹通道内爆炸。四窜的大火引爆了炮塔内没有来得及装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