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巡洋舰补充弹药。难道是完成补给后没有返回登陆场?
近藤信竹更不敢相信这个判断。守岛部队在白天没有发动有威胁的反击。肯定会在夜间组织力量,争取将上岸的陆战队赶下海。如果第一天晚上地反击彻底失败,陆战队将有充足的时间构筑防御阵地,甚至向内地推进,扩大滩头阵地的防御纵深。因此,登陆战役第一个晚上的战斗非常重要,炮火支援舰队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不返回登陆场,不为陆战队提供炮火支援。
排除了这两种可能之后,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可能。
一个近藤信竹最不愿意承认,却不得不重视的可能。那就是。第二舰队南下的行踪已经暴露,炮火支援舰队收到了消息,所以才撤出了相对狭窄的登陆场海域,在附近埋伏了下来,等待第二舰队主动送上门来。
其实,不仅仅是近藤信竹,连栗田健男都不愿意相信第二舰队暴露了行踪。^^^^
鱼雷偷袭非常成功。那艘担任警戒任务的轻巡洋舰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就被三条鱼雷送到了海底。从鱼雷爆炸到其沉没,仅仅只有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另外。三条鱼雷几乎都命中了巡洋舰左舷舯部,很有可能摧毁了巡洋舰地通信室。也就是说,巡洋舰根本没有机会发出一封完整地电报。
在选择航线方面,近藤信竹也是非常的小心。
“萨兰加尼与巴西兰海战”之后,美国情报局向日本海军提供了一份极为重要的情报,其中的主要内容就是大明帝国海军所装备的雷达的主要性能参数。有了这份雷达,再结合前面几场海战的实际情况,日本海军推断,大明帝国海军装备的雷达最多能探测到三十五公里处的大型战舰,二十五公里到三十公里处的小型战舰。
显然,这份情报并不准确。
即便是电眼乙型雷达,在天气良好地情况下,都能发现四十五公里外的大型战舰,或者是三十公里外的小型战舰。只有在浪高超过五米,或者是雷雨天气下,电眼乙型雷达对大型战舰的探测距离才会缩短到三十五公里之内。^^^^
近藤信竹并不清楚,他对雷达也不够了解,更不知道大明帝国海军装备了新的雷达。
因此,在确定南下航线的时候,近藤信竹将航线设置为距离炮火支援舰队常规巡逻海域西侧边界线三十五公里。当时,第12-1巡洋舰编队正好就在这一巡逻海域的西南端,第二舰队南下地时候,正好进入了“果敢”号与“决心”号地雷达探测范围。
显然,近藤信竹感觉到了危险,却不知道危险将来自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