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很少超过百分之二十!
可以说,“果敢”号的这轮炮击出了官兵的高素质之外,运气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两枚炮弹,一枚落在了“咿”炮塔上,另外一枚落到了二号烟囱与“呜”(日文第三个字母的汉语发音)炮塔之间的水平甲板上。
这两枚炮弹都重创了“比睿”号,可都没有致命。
打中“咿”炮塔的那枚穿甲弹从炮塔正面装甲与顶部装甲的交接处穿入,摧枯拉朽般的摧毁了炮塔内的几乎所有设备,干掉了几乎所有炮手之后,又“顺利”的穿透了炮塔后部薄弱的装甲板,最终落到“比睿”号右舷外的海面上的时候才发生爆炸。
毫无悬念,这枚穿甲弹彻底摧毁了“比睿”号的“咿”炮塔,却没能造成更大的伤害。
命中中部的那枚炮弹造成的毁伤更严重。顺利撕开水平装甲后,穿甲弹的行进路线向上偏移了一些,结果在四号锅炉舱上方爆炸。冲击波直接震坏了二号烟囱的通风管道,同时破坏了舰体结构。这一来,“呜”炮塔的旋转机构被卡住,导致该炮塔只能向左侧旋转六十五度,无法达到最佳射界。另外,四号锅炉舱的数根管道被弹片切断,导致两座锅炉暂时“罢工”,“比睿”号的速度也迅速降低到了二十三节。可是,战舰上的日本轮机官兵却奇迹般的修好了损伤,使战舰的速度在十分钟后恢复到了二十八节!
实际上,这两炮的最大功劳还是“点燃”了放置在二号烟囱左侧的小艇。更关键的是,当时小艇上装了不少的救生衣,而这些救生衣都是易燃物品。也就是说,“比睿”号暴露在了自身的火光之下。
虽然五分钟后,损管队员扑灭了小艇上的大火,但是五分钟的时间足够决定“比睿”号的命运了。
抓住这最为关键的五分钟,快速战斗群的四艘主力舰从前到后,分别向“比睿”号打出了三轮、四轮、二轮、四轮急促齐射,总共发射了九十七枚(因为受到射界的限制,“果敢”号的丙炮塔一直没能投入战斗)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前后共计有十三枚穿甲弹命中“比睿”号。按照命中顺序:
“太祖”号的乙炮塔发射的一枚穿甲弹紧随“果敢”号,准确命中了“比睿”号舰桥下方水线附近。即便穿甲弹的入射角接近四十度,仍然势不可挡的撕开了“比睿”号的主装甲带,并且进入舰体,摧毁了该处的军官住舱,以及通信中心。
“太宗”号紧接着上演了“连环拳”,在第四轮齐射中,两枚穿甲弹几乎同时命中了“比睿”号的舰艏与“哎”炮塔后方的水平甲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