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年的发展,到此时,海军情报局已经成了帝国三大情报局之一,所发挥的作用丝毫不在帝国情报局与陆军情报局之下。
对帝国海军产生重大影响的情报中,海军情报局提供的占了三分之二。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与日本,美国海军有关的几份情报。
早在六十三年(公元1931年)的时候,海军情报局就获悉,日本准备在“长门”级战列舰的基础上设计一种排水量接近五万吨,装备三座九门十六英寸巨炮,装甲防护远远超过了“条约性战列舰”的新式战列舰。
次年,海军情报局又提供了一份新的情报,日本的新式战列舰是重新设计的!
六十六年(公元1934年),海军情报局再次发出警告,日本设计的新式战列舰排水量接近六万吨,主炮口径提高到了十八英寸以上,且装甲防护远远超过了现在的所有战列舰,在海战中足以消灭任何对手!
在密切监视日本的同时,帝国海军情报局也在密切监视美国的一举一动。
虽然相对于疯狂的日本海军而言,美国海军更务实,也更加“尊重”《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但是美国的工业基础更雄厚,科技实力也超过了日本。如果美国海军需要新式战列舰的话,研制速度肯定比日本快得多!
也就在六十六年,海军情报局证实,美国也在暗中启动了新式战列舰的研制工作,其排水量在四万吨到四万五千吨之间,至少装备九门十六英寸主炮,速度不会低于二十七节,装甲防护肯定比“条约性战列舰”好得多。
速度达到二十七节以上的战列舰!
“快速战列舰”的概念就此出现。同时,帝国海军也如芒在背。即便不考虑疯狂的日本海军,如果美国开工建造新式战列舰,帝国海军绝不能落后!
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帝国海军新式战列舰的研制工作上马了。
初期,因为情报混乱,加上针对性不够强,江南造船厂提交的几份设计规划都没有得到海军的认可。说白了,当时帝国海军也不知道该把谁当作主要敌人。
从地理位置上看,日本是帝国的首要敌人。
问题是,日本算老几?如果没有其他国家帮忙,就算日本能够造出几艘“变态”战列舰,也将在半年到一年之内战败。到时候,帝国需要面对的不是日本,而是大洋彼岸的美国。因此,美国才是帝国的头号敌人。
几百年前,帝国海军不需要考虑针对性,毕竟当时帝国海军纵横全球,罕遇对手。
现在却不一样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