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海上奶牛——天干地支级快速综合补给舰(2 / 4)

巨浪 闪烁 2966 字 2021-08-04

船舶建造能力,这样的舰船即便能够建造出来,价格都将高得离谱。

另外,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按照战前标准设计的后勤保障舰船很快就会落后。战争爆发之后,各类战舰都是越造越大,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很快就超过了四万五千吨,最终甚至超过了六万吨;轻巡洋舰的排水量也很快超过了一万吨,最终发展成了多用途巡洋舰;驱逐舰的排水量也是直线上升,甚至超过了一战时期的快速巡洋舰。随着战舰排水量增加,战舰的载油量,载弹量,以及官兵数量都会增加,从而导致战舰一次所需补给物资的数量急剧上升。

再者,战争时期,舰队的规模也在扩大,一支作战舰队往往包括了四艘战列舰,八艘轻巡洋舰与十二到十六艘驱逐舰。

由此可见,即便按照五万五千吨的满载排水量设计,二艘后勤保障舰船都难以为一支作战舰队提供后勤保障。

从战时安全角度考虑,也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

综合这些因素,帝国海军最终决定发展一种侧重油水补给,具有综合后勤保障能力的舰船。

相关的设计任务仍然委托给了南通造船厂。

当时,帝国海军的军费有所提高,但是大部分的资金都用来采购新式战舰,而且“节气”级快速战斗支援舰也在建造之中,所以帝国海军没有太多的经费来设计与采购快速综合补给舰。从一开始,海军就要求尽量降低成本。

如此一来,南通造船厂采用了设计“节气”级的方法,即大量采用民船标准。

为了降低设计费用,南通造船厂还大量借鉴了“节气”级的设计理念,同时尽可能的降低不必要的设计指标。

这一设计指导思想对该级快速综合补给舰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南通造船厂的船舶工程师也没有别的办法,要想达到海军提出的采购标准,他们必须尽量压低价格,如果拿不到订单,再好的舰船也只能停留在设计图纸上,对船厂没有任何好处可言。

七十一年(39年),初步设计工作全部完成。

审批的时候,海军提出了一些额外的要求,比如增加抗沉能力,并且要求在油舱上采用防爆防燃措施。显然,这些要求并不是达不到,只是会大幅度的增加建造成本,并且使其排水量上升,从而需要采用更大功率的动力设备,再次提高建造成本。

因为南通造船厂与海军在采购价格上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所以细节设计工作拖了下去。

从后来了解到的情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