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大的密室内,五十多名来自帝国各地,代表着各自地区,各自行业的商人与资本家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有的在低声交谈着什么,有的则在低头沉思着。密室的中央,一名年纪约莫五十岁的中年人正在奋笔疾书。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那人放下了毛笔,拿着刚写好的文件来到了门边。
“好了?”站在门边的中年人回过了头来,顺手丢掉了手上的烟头。
当时,香烟还是很时髦的“奢侈品”,只有达官显贵,或者富豪商贾才能享用这种来自美洲大陆的特产。
拿着文件的中年人微微点了点头,同时将文件递了过去。
很快,门边那人就看完了文件。“交给大家传阅一下吧,另外,还有几处地点需要润色。重新抄录一遍后,我们再署名盖章。”
又过了约莫半个时辰,密室内的五十多人回到了靠墙的椅子上。
随着重新抄录的文件在众人手上传递,文件上多出了五十多个签名,五十多个手印,以及代表帝国商人与资本家集团的五十多个大家族的印章。
被誉为“帝国宪法之母”的《自由与民主宣言》就此诞生。
次日,即明历一百七十年(公元1538年),即位已十七年的世宗皇帝正式宣布解除南北封锁令,任命严嵩为内阁首辅,同时设立议政院,专司监政议政。
至此,以“大礼仪”事件为爆发点,持续了十七年,被称为“立宪战争”的帝国第二次内战正是结束。
内战的起因,还得从十七年前说起。
武宗皇帝驾崩时,无子嗣,也无兄弟。也就是说,需要从帝国皇室中选出新的皇帝。
按照“顺位继承权”,武宗皇帝的叔父,孝宗皇帝的弟弟,既兴献王长子为皇位的头号继承人。
当年,即明历一百五十三年(公元1521年)四月,世宗皇帝正式即位。
以当时的情况来讲,对南方的新兴资本家以及北方的守旧地主来说,世宗皇帝都是最好的选择。
首先,世宗皇帝生于新兴工业资本发展迅速的湖广地区。
其次,兴献王乃湖广地区最大的地主。
也就是说,世宗皇帝具有资本家与地主的两大身份。而当时,帝国国内最为尖锐的就是新兴资本家与守旧地主之间的矛盾。
完全可以想像,资本家与地主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要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扩大工业生产规模,资本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换句话说,资本家需要将农民